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会缴纳社保,退休的时候也已经缴够了最低要求年限,这就让自己的晚年有了基础的保障。
但也不乏一部分人,临近退休才发现,由于种种的原因,社保缴费并没有达到享受全额养老金所需的15年标准。
这几年养老金改革这个事情讨论的很多,因为关系到自身的老后生活,那真的是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来全网的热议。
过去我们所说的养老金缴纳年限,一般指的都是最低标准15年,只要缴满这个年限,就能够正常的享受领取退休金的待遇。
而在未来五年内陆续到达退休年龄的人,虽然有可能对于你而言这个社保的缴纳时间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也不是要缴够20年,具体的情况可以根据政策来对应。
即便是如此,难以避免的是还有一部分人,在退休的时候连15年的基本年限都没有办法缴满,那么这一部分人在新政的要求中,应该怎么办呢?
这种方式很多经历过灵活就业社保缴纳的朋友都很熟悉,现在办理起来也特别的方便,通常来说只要在当地税务APP上网上缴费就可以,甚至不用去现场。
不少差个2-3年的朋友都会选择这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有一个门槛,那就是你在补缴的这段时间内,最好要有其它经济来源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说,我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但我工作这么多年有储蓄啊,难道不能一次性缴完算了吗?
这可能不是一笔小钱,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它可能更像是一种长期储蓄投资,算下来收益也还不错,比起现在银行微薄的利息,这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现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都在讨论,大部分人从业的单位都是私企,也没有老一辈那样的终身工作制,都是三两年一跳槽。
这就提醒我们,趁着年轻要把缴纳社保这件事,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早早缴纳够年限,千万不要到时候了才后悔抓瞎。
另外,也可以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如果目前从事的行业很难在某个年龄之后继续从事,那么是改行还是增加其它技能,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这些门槛和困难都是针对个人而言,中国是礼仪之邦,家庭养老其实一直以来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到了2025年,凡是1月1日以后要办理退休的,都需要面对延迟退休的新规定,根据渐进式法则,该什么时候退,就什么时候退。
这个提前的时间通常是5-10年,也就是男性50、女性45。但从2025年开始,咱们就没有这个说法了。
也就是说,这个不是你说生病就能提前病退,而是要根据这些年的病残津贴来去做退休年龄申请,经过核定后确定领取条件。
到了2025年之后,这个主动权就到自己的手上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延迟、提前或者按时退休。
当然,这也是要看工作的具体性质的,否则大多数人肯定更加容易接受延迟退休,只是不一定还有合适的工作岗位罢了。
当我们不想再补缴养老费用的时候,也可以选择退出社会保障,这样一来不仅不用交钱,还能有钱返还给你。
那么为什么说不建议选择呢?这是因为跟正常缴纳之后领取的钱相比,你退保能够领到的钱,就少的多了。
我们看下单位缴纳社保的记录就会发现,每月从个人账户中支出的其实是很少的一部分,剩下那些都是由国家要求单位缴纳的。
如果你要退保,能够退到你手中的,就是自己缴纳的那一部分,当然也包括相应的利息,但单位缴纳的那些就跟你没有关系了。
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就更麻烦了,这部分人群没有单位帮忙缴纳,都是自己的钱,但退保时也不能全部退还,而是退还其中的40%。
能拿到手多少钱,其实算算就知道,但现在人们的寿命普遍都有增长,没有养老金的托底,这部分钱不知道用多久就会花光,显然是非常不划算的一个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