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发声:谈M2突破300万亿元、货币政策
时间:2024-04-18  浏览次数:66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下午2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并答记者问。

  财联社4月18日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下午2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等介绍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并答记者问。

  央行副行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前期做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正在逐步发挥作用。未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下一步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及经济恢复和目标实现情况,用好储备政策。

  朱鹤新今日表示,2023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放较快,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在这个方面做了努力,加强引导信贷均衡投放,缓解金融机构“冲时点”现象。今年一季度贷款投放比例向历史平均水平回归,为未来三个季度的信贷增长留足空间。

  朱鹤新今日表示,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一季度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3.75%,同比降0.22个百分点;特别是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71%,同比降0.46个百分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3月末,金融机构高技术制造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和民营经济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7.3%、20.3%、13.5%和10.7%,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全部贷款的增速为9.6%。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广义货币(M2)超过300万亿元,是过去多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总体看,当前存量货币确实已经不低了,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在加快推进,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需求跟以前相比有所转弱,信贷结构优化升级。不过,各方面对(这种)变化有认识和适应过程,一些银行在内部考核上还有“规模情节”,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部分企业借助自己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资买理财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为主要业务,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资金使用效率。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融资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的现象也会缓解。当前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会放缓,数据上会有扰动,不宜做简单同期比较。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4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现象也会缓解。当前,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数据上会有扰动,不宜简单做同期比较。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少,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反而会获得更多融资,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的体现。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是基本匹配的,特别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社融增速实现8.7%的增长水平实际上是不低的。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更加注重引导金融机构均衡增长,一季度新增社融规模虽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上较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一季度,中国所有的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近30%,人民币已连续四个月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将近达到4.7%。




上一篇:今日新西兰元兑换人民币汇率查询(2024年4月18日)   下一篇:永远在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