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是家国文化,家国思想根深蒂固,家是国的基础、有国才有家。党员干部要深怀爱国之情,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到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之中,矢志不渝报效国家和人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家”与“国”的辩证关系之中,“小家”为“大国”之本,“大国”为“小家”之基,如此才有了“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的朴素道理,才有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小家”和谐才能“万事皆兴”,才能为我们共同的国家铺筑稳定的基础,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夯实发展的基石。同时,也只有国家强盛,才能保障万千家庭的安康幸福,才能确保中国4亿家庭的凝心聚力、共融共进。
家国情怀是党员干部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是对国家高度认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对党的绝对忠诚,在大是大非面前树牢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思想和行动上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任何时候决不能偏离和动摇。要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和“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情怀,以国家大局为重,以人民利益为上,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树牢忧患意识,以战略思维、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决策为党分忧、为民尽责。
党员干部要有家国情怀,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干部,没有什么比做了让老百姓开心的事更有成就感了。要牢记根本,不忘初心。任何一名干部,都来自人民群众,其成长都是组织培养、人民信任的结果。做人民群众希望做的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干事创业的平台,只争朝夕、敢于担当、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围绕目标,以百折不挠的毅力、一抓到底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力推进工作。
党员干部要有厚重的家国情怀,勤勉敬业、锐意进取、兢兢业业,用“绣花”功夫抓好落实,以“工匠”成就伟业,把自己的家国情怀化作助推国家强盛的动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党和政府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红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