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送终(yǎng lǎo sòng zhōng)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时间:2025-03-26  浏览次数:663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至今已有800余年悠久历史。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月19日,一场春雪后,古老的丽江古城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详细了解古城营建历史、纳西族民居特色和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跟随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时政现场说》今天我们在丽江古城说。

  今年33岁的和茂蝶是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的讲解员,她是土生土长的纳西族人,也是我们这趟“读懂”之旅的向导。第一站,她带我们去了一条极具古城特点的小巷。

  和茂蝶说:“总书记来的时候,这条街上鼓声、歌声、人们的欢呼声……特别热闹,大家载歌载舞,还邀请总书记一起喝咖啡。”

  循着纳西歌声,我们偶然踏入丽江古城的一个文化院落:天地院。在这里,东巴乐舞每天三场免费开演。在丽江古城中,共散落着三十多个文化院落,每个小院就是一方天地,为文化传承打造新场所,也为游客深度了解丽江提供新视角。在这里,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好像真的“活”了起来。

  土生土长的纳西小伙儿,天地院的工作人员和学俊说:“虽然我们这个地方不是非常大的舞台,但是大家来到古城还是可以在我们这一方小院落里面近距离去体验、去感受最纯粹、最宝贵的文化。”

  丽江古城集景区、社区、遗产为一体,至今仍有很多当地居民居住在这里。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原本是阿六叔的家,自1875年起,阿六叔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2010年,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如今已成为游客体验古城活态民居文化的打卡地。

  阿六叔说:“房子要‘活’守,要打开,让更多游客看到真正古老的院子长什么样子,这是我们展现给世人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四方街,丽江古城的中心。每当夜幕降临,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人们都会汇聚于此,唱着跳着,共同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凝聚在古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间,更以鲜活的方式渗透在人们的点滴生活里,古城因为人而鲜活,人们也在这座延续近千年的古城里生生不息。

  监制丨申勇 策划丨史伟 王鹏飞 主持人丨何岩柯 编导丨卢心雨 马喆 赵婷 摄像丨张宇 王子杭 航拍丨杨波 宋东东 统筹丨马亚阳 张晓鹏 闫岭 闫伸 化妆丨杨楠制作丨辛宇晨 郭鹏 海报|陈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多次走进古城老街,就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本期“学习新语”,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探寻古城老街的文化风韵,感受中华文明的品格与魅力。[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详细]

  雪山、繁花、溪流、古城,丽江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古城考察。跟随人民日报“拾光纪”的镜头,一起探寻这座古城生生不息的密码。[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17日下午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总书记说,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详细]

  “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这是5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今天,擘画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总书记既重视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发挥制度优势,又谆谆叮嘱“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




上一篇:日出而作真实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声音常常能撼动聆听者的心灵这已经成了他春节里的一份特别期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