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华盛顿8月26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于8月25日(周一)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会面。这场外界高度关注的外交互动,从一开始就火药味十足。特朗普在会前通过社交媒体向韩国释放威胁信号,称因韩国国内所谓“清洗或革命”,美国可能会停止与首尔的合作。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正式会晤中,李在明凭借一连串极尽奉承的言辞,迅速化解了紧张气氛,不仅让特朗普的态度大幅转变,还推动双方展开了看似融洽的交谈。整场会面仿佛是一出从“冷漠威胁”到“热烈互动”的戏剧性外交反转。
这次会晤是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后面临的首个重大外交考验。然而,特朗普在会晤尚未开始时,就提前释放了不友好的信号,给新总统上了一道难题。
当地时间周一上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公开发文,称韩国目前正在经历“清洗或革命”,并借此放话说美国“可能不再与首尔做生意”。随后他又在面对媒体时补充解释,所谓不满主要源于他听闻韩国新政府近期针对教堂及美军基地的突袭调查。他直言:“他们或许不该这么做。”不过,特朗普并未点名具体事件,只是模糊指责。
事实上,近期韩国国内的几起调查确实引发了争议,也成为特朗普攻击的借口。首先,本月韩国警方突袭了一座由保守派牧师掌管的教堂,该牧师此前被指与尹锡悦支持者在法院外的骚乱事件相关。其次,特别检察官团队对统一教会设施展开搜查,调查其是否涉及为前第一夫人金建希提供奢侈品的腐败案。第三,上个月韩国方面还搜查了美韩联合运作的乌山空军基地,调查尹锡悦实施戒严令的背景情况。虽然韩国方面强调行动仅限于首尔方面的管辖区,与美军活动无关,但这一举动仍引起外界敏感反应。
对于刚刚接手动荡政局的李在明来说,特朗普的会前威胁无疑加重了外交风险。前总统尹锡悦因戒严令下台,国内政治撕裂严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摇摆不定。在此背景下,李在明此行访美,本意是寻求美国的支持与信心,以稳定外部关系,却在出发之际就遭遇美方“下马威”,形势格外微妙。
尽管开场氛围剑拔弩张,但李在明在会谈中展示了极强的外交技巧,他采取了“讨好式”的策略,迅速扭转了局势。
会面伊始,李在明就从特朗普的喜好切入。他赞美了椭圆形办公室的重新装修,称其“明亮而宏伟,既体现了美国的尊严,也象征着未来的繁荣”。这种针对细节的夸奖,明显抓住了特朗普的心理。随后,他又提及美国股市表现,称道琼斯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并将功劳完全归于特朗普,甚至强调“只有您这样的领导人才能带来这种复兴”。
最具争议的一幕是,李在明提出所谓“朝鲜特朗普大厦”构想。他不仅邀请特朗普在半岛和平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还暗示未来可以在朝鲜建造以特朗普命名的大厦,并热情邀请特朗普到朝鲜打高尔夫。这种言辞明显迎合了特朗普追求个人荣耀与历史地位的心理。同时,李在明还公开附和特朗普的看法,声称如果特朗普早些年继续执政,金正恩可能就不会在过去几年不断扩展核武能力。这番话彻底让特朗普卸下了戒心。
在这种氛围下,特朗普的态度迅速转变。他不仅盛赞李在明“是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还表示美国“100%支持你”。面对记者提问他是否仍坚持此前的威胁言论时,特朗普轻描淡写地回应称“之后会和李在明进一步讨论”。他甚至开起玩笑,把韩国特别检察官比作“疯狂的杰克·史密斯”,借此进一步缓和紧张情绪。
李在明在会后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原本担心遭遇类似“泽连斯基时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因意见不合被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冷待。然而,他的耐心与奉承策略显然奏效,会谈不仅时间超出预期,交流内容也比预想更深入。
虽然这场会晤在表面上展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戏剧性反转,但其背后却折射出韩美关系中的现实不平等。作为盟友,韩国似乎只能通过奉承与妥协来维系与美国的友好,而美国则凭借强大的实力,在外交互动中掌握绝对主动权。
未来,随着朝鲜半岛局势走向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的不断变化,韩美关系的博弈还会继续。李在明这次通过“奉承”换取的短暂友好,能否真正转化为持久而稳定的合作,仍有待时间和现实考验。
这场从威胁到和解的外交会晤,不仅是一段插曲,更是韩国新政府面临的外交现实缩影:在大国之间求生存,必须不断拿捏分寸,而李在明的第一次外交考验,既展现了他的灵活应变,也暴露了韩国在对美关系上的脆弱处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