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增进群众感情、把准群众脉搏、精准服务群众,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内涵和着力点,写好新时代新征程群众工作新篇章,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党的事业成败。我们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这些都给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唯有把握新特征、适应新形势、顺应新需求,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才能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
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的是自来水吗?污水怎么处理?”“做饭用电,电费贵不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总牵挂着群众的实事、难事、急事,彰显了共产党人深厚的人民情怀。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中间产生的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人民的一分子,都是给人民办事的。保持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就要站稳人民立场,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有了这种深厚感情,党员干部就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强大内生动力,为人民谋利益的行动就会更加自觉,群众也才会把我们当成自己人、同我们交心,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会更加牢固。
群众工作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到为人民群众办成了多少好事实事上。对于什么是好事实事,要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摸透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的切身需要来考量,而不能主观臆断。只有在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利益问题和多样化的诉求后,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基层一线,到群众意见较多、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听实话、察实情,从基层实践中找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找到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和表达渠道更加多样,网络公共空间成为社情民意的集聚地。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要善于通过网络等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民声、汇集民意,更全面掌握群众的真实需求。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还要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科学方法。在人民群众利益和诉求愈加多样化的今天,尤其要强化精准思维。群众工作要面对大量琐碎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对群众来说往往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看到一件件小事背后群众诉求的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精准对接群众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提供多样性选择、多元化方案,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事关群众利益的每项工作都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何海根)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