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聚焦民生,这里是今日关注。为了加快光伏产业发展,今年6月,市发改委出台《“百万千瓦屋顶光伏”建设方案》,紧随其后,黔江区发布了《关于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建设的工作提醒》。这些政策文件,吸引了不少光伏发电企业到黔江区投资建设。然而,三个多月过去,一些在黔江投资光伏产业的企业反映,他们的项目建设无法推进了。今日关注,我们就来看看这里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什么停摆?
黔江区某光伏产业公司负责人:“包括我们采购的一些钢材什么的,都堆在仓库用不了,招聘的这些人员,现在亏损,导致无力去承担人员工资这一块。现在举步维艰,都没办法,包括任何一家公司都做不了。”
这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响应号召,进入黔江区投资以来,招聘员工、采购原材料、四处选址,忙乎各种前期投入和准备。一些企业还在当地办理了项目备案证,然而这些企业向当地电力部门申请《电力接入意见书》时,跑了多次,都没有结果。
黔江区某光伏产业公司负责人:“一直拖嘛,可能还要再等一下怎么样的,电力部门一直就是这样一个答复。”
按照黔江区的相关规定,如果拿不到《电力接入意见书》,就算获得了项目备案证,也不能开工建设。那么,电力部门迟迟不出具《接入意见书》的原因是什么?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黔江供电分公司营销部负责人钟大堃:“发改委9月26号才出的新规定,若未取得城建、规划、安全等手续,电力公司不得出具接入意见,选址以后你要到这几个部门办手续,相当于这个地方能不能做,这几个部门要出具他们的意见。”
然而,在黔江区发改委7月份发出的《工作提醒》中,并未提及办理电力接入意见书,需要其他多个部门的前置许可,现在的改变属于突然事中加码。对此,黔江区发改委解释,《工作提醒》发出以后,不少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选址建设不规范、合同签订有漏洞等诸多问题,引发了不少投诉。现在要求光伏企业必须先拿到相关部门的前置审批,就是为了纠正前期监管不力的情况。
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能源科工作人员:“这是一个新鲜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有问题了,我们及时把它纠正过来。”
对于企业来说,现在要去这么多部门跑手续,一个一个跑下来,流程变得非常繁琐。市发改委的《“百万千瓦屋顶光伏”建设方案》明确要求,各地相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结合实际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法加快相关手续办理。那黔江区能否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呢?
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能源科工作人员:“那你要去问我们行政审批科大厅,这个问题我不清楚。”
而在黔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委窗口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没有办法结合实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黔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委窗口工作人员:“你去相应的部门走走,你们具体在做,搞不清楚还来问我。”
“优化”审批程序,“一站式”服务,依法“加快”相关手续办理,这些待遇,看来是指望不上了。那这些新增的前置许可,企业一个一个去办,一家一家去跑,事情最终是不是就能办成呢?在黔江区行政服务中心,记者又咨询了相关职能部门。
黔江区行政服务中心住建委窗口工作人员:“这一块目前是没有看到,如果发改委那边已经拿到了项目备案,你和当地的电网公司沟通一下。”
黔江区行政服务中心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窗口工作人员:“是属于豁免清单,豁免清单之内的就不用办理规划许可,备案了你就直接做就是。”
一方面,要求企业前往规划、国土、建设、安全等部门办手续。另一方面,这些部门不知道怎么为企业办这些手续,甚至认为企业不需要办这些手续。企业遇到了一道玻璃门,虽然看得到里面的东西,但却不知道如何进入。
某光伏行业公司负责人:“之后希望能够制定出一套比较流畅的管理办法,最起码要把这些说清楚来,而不是事后再说。”
对于企业的投资经营,相关部门在履行审批监管职责时,不能让审批程序成为无形的玻璃门,看似透明,却始终推不开进不去。政策不明,朝令夕改,会给企业的投资经营造成困扰。希望黔江区能尽快梳理、总结遇到的问题,清晰明了告诉企业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做,这样才能重拾企业的投资信心,推动当地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