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dǔ)物(wù)思(sī)人(rén)是传言还是实锤?
时间:2025-01-14  浏览次数:663

  ,最近真是火遍全网了。不过这次火得可不太光彩 - 2024年12月20日,安徽省纪委监委一纸通报,

  说到这位处长的名字还挺有意思。父母给他取名要火,大概是希望孩子将来能红红火火。可惜事与愿违,这把火没烧向事业辉煌,反倒把自己的前程烧没了。

  在当处长期间,余要火可没闲着。奖补资金、项目审批、业务承揽,但凡经手的地方都成了他捞钱的自留地。本应服务于企业发展的职权,却被其异化为“提款机”。更有意思的是,他还不忘照顾亲戚 - 大把的业务往亲属那儿输送,把单位当成了自家店。

  这么多违纪违法的事,组织找他谈线; - 不但不好好交代问题,还玩起了躲猫猫。串供、藏证据、对抗组织审查,这一套组合拳打得可真够热闹。

  从安徽省经信委财务中心主任,转任软件服务业处处长,再到产业信息化发展处处长,这本该是一条光明正道的仕途。可这位处长,竟硬生生地将其走成了一条“敛财路”。企业老板请吃饭、送礼物,一开始可能还推脱两下,慢慢地胃口就大了,最后索性明码标价。

  网上有人说得挺到位:现在这个年代,还敢这么大胆地收钱,这不是得了钱眼疯是什么?还有人感慨:手里有点权就把持不住,这下可好,把自己火进去了。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反腐败这么严厉了还不收敛,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官方通报显示,他收受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这个特别二字可不简单,一般案件用不上这种措辞。现在好了,不仅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还被移送检察机关,所有赃款也被收缴。一番折腾下来,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事无疑给当下的领导干部敲响了一记警钟。手中的权力看着不大,但都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硬核权力。项目审批的经手、资金流向的把控,此类工作看似平常,然稍一疏忽,便极易沦为权钱交易的工具。

  最后不得不问:为什么在反腐高压下还有人如此不知收敛?那些企业老板们请吃请喝,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放长线;该如何防范?




上一篇:备(bèi)朵(duǒ)惦(diàn)真的假的?   下一篇:有关说出你的故事谢娜的底层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