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作品征集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共收到1976家单位和个人报送的3449部作品。经过初审、网络投票、专家复审和综合评定,最终推选出70部优秀辟谣作品。这些作品以权威的事实、生动的说理、鲜活的形式,廓清事实、澄清误解、传递真知,激发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力量。
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分为“音视频类”“文字类”“图片类”“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五个类别。在70部优秀辟谣作品中,河南网信办报送的《辟谣!网传“河南小麦单产破2500公斤”为不实信息》《5G辐射揭秘:小男孩与智能助手的线部作品赫然在列。这些作品聚焦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在揭示谣言套路、传递事实真相、创新辟谣方式、提升传播效果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为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做出了河南贡献。
河南网信部门认线年网信工作基本要求,坚决捍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网络空间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持续推动网络辟谣工作高质量发展。完善协同治理机制,打造特色品牌,持续深化网络谣言治理;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执法联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优化网络生态空间环境;坚持守正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法治保障、推动社会参与;创新网络安全宣讲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打造“e起辟谣”河南样板,推动网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网络谣言污染网络空间,增加社会戾气,混淆是非曲直,挑战公序良俗,扰乱社会秩序,是必须剪除的“网络毒瘤”。整治网络造谣乱象,河南网信部门、公安机关施实招、出重拳、务实效,对于编造、散布谣言,违规发布不实消息者,以“零容忍”态度果断出击、从重打击,仅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就依法公布并处理了7起谣言典型案例,既实现了对网络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又为全国网络谣言治理提供了“技术防范+法律规制+社会共治”的实践样本。
谣言止于智者,真理照亮网络。广大网民要增强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不被谣言所迷惑,做自觉抵制谣言传播的“智者”。要树牢依法上网理念,遵守文明上网道德,理性上网不造谣、善辨是非不信谣、心有法度不传谣、发现造谣敢举报,以勇于向一切谣言制造者和散布者作坚决斗争的实际行动,争当新时代“网络卫士”。
网络空间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家园。“e起辟谣,清朗有我”,作为河南网民,每一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网络正能量的弘扬者、清朗网络空间的守护者,为营造健康、和谐、文明、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建设共同的绿色网络家园贡献力量,让清朗网络空间“豫”加清朗美好!(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许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