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地球日邂逅世界读书日,一场“树叶”与“书页”的对线日,“蚂蚁找书”怀旧书集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万象城举行。
本次生态阅读活动以“古树新芽 旧书新知”为主题,通过“大地图书馆”“城市寻书”“自然编辑室”等一系列趣味互动,为市民带来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生态意义的春日雅集,助力“书香重庆”与“全民阅读”建设。
活动将“古树新芽 旧书新知”作为核心文化理念,围绕古树广场树龄154年的黄葛树下开展,既指古树逢春萌发新枝的自然生机,又隐喻旧书作为文化根脉的载体,通过知识循环共享机制,让“沉睡”的旧书焕发新的活力。“这两棵古树是城市的‘活档案’,旧书则是文化的‘时间胶囊’。” “蚂蚁找书”怀旧书集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在这里举办,正是看中了这里自然与人文共存的独特性。”
活动以古树为中心划分活动区域,突破传统阅读空间限制,依托古树天然景观、结合该区域的人文氛围,构建出“大地图书馆”露天体验场景。主办方提供近千册图书在此供市民免费借阅,市民可倚坐阶梯、以落叶为毯,在鸟鸣微风中共赴“让世界安静一小时”沉浸阅读挑战,赢取限定文创礼品。
“一棵树的长成”“一本书的诞生”“一座城的更新”作为该理念的三大主题脉络,以图文叙事的方式,构建自然生态、人文精神与城市肌理交织共振的叙事场域,传递人与自然、文化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图景。从古法造纸到现代工艺,市民在此直观体验书籍从制作到上市流通的历程后,领悟古树承载的城市记忆与绿色发展的共生之道。
淘一本绝版旧书,喝一杯春天的咖啡——环绕着古树,正流动着一场以“书”为题的市集。活动设置了古树书市、春日种“书”计划、树下读书会、古树音乐会等多个主题板块。古树书市汇聚30余个特色摊位,涵盖旧书淘宝、书店快闪、自然手作、咖啡饮品等多元内容,以旧书为纽带,将知识循环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在春日“种”书计划中,市民们可以领取种子卡片,在各个摊位完成集章任务后,兑换文创礼品。“刚刚发卡片的姐姐告诉我,这张卡片不仅可以盖章换礼物,还可以拿回家种,我很喜欢!”来自杨家坪小学的冉乐乐(化名)小朋友拿着刚领取的文创礼物兴奋道。
在“漂流书屋”,一本旧书或许能换来未知的惊喜。市民李女士用旧书换得了一本《在重庆等鸟来》,她说:“以书易书的活动不仅让家里的闲置书籍重新流通,还让感动过我自己的书,发挥它更多的价值,让其他人看到它。”
现场,古树音乐会也深受市民喜爱,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黄葛树下,两位歌手怀抱吉他、拿着手鼓,轻轻吟唱。市民们或席地而坐,或倚靠在古树枝干,安静地欣赏。一位年轻的学生感慨:“在古树下听着音乐,看着书,整个人都放松了。” 此外,市民还可参与“城市寻书”兑换图书盲盒,或“就地取材”创作环保手作等多种活动。
作为活动特色之一,“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成效互动摊位集市,吸引了众多市民体验和探索。活动通过观察森林生态系统模型互动装置,了解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手工创作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模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艺术装置等形式,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美学,倡导公众参与生态保护,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注入民间力量。
“旧书的循环流通延长了纸张生命周期,直接减少了新纸浆的需求,这既是知识的延续,也是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活动主办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宣传‘低碳阅读’的理念,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双重守护。”
本次活动在“蚂蚁找书”怀旧书集的内容核心支撑下,以“古树新芽 旧书新知”为主题,由重庆出版社与重庆生态文化协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重庆市青少年新媒体中心、重庆市出版监测中心、重庆市林学会、九龙坡区委宣传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旨在通过“阅读+生态”的创新活动,实现“旧书传承文明,古树见证历史”的深度互嵌,让市民既能触摸到知识传承的脉络,又能感知到生态文明的力量。
“蚂蚁找书”是在重庆市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指导下,由重庆出版社建立的城市文化品牌,旨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热情且具有怀旧情怀的读书社群。该社群以书籍内容、阅读、文化体验延展为方向,以朴实、亲切且多元化的形式为载体,持续举办“阅读+内容”的活动,让更多青年学者、青年文化爱好者走上讲台分享阅读和生活。“蚂蚁找书”怀旧书集还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让“旧书新知”融入市民阅读生活,让旧书市集具有美学意义,让阅读成为更有趣的事,为构建书香重庆、打造文化强市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