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事件启示录:理性看待亚文化圈层的内部之争
时间:2023-08-06  浏览次数:663

  2019年,肖战因出演《陈情令》成为爆红的流量明星。2020年2月末,一场由肖战粉丝与同人圈引起的网络争论打破了疫情下的平静,这个可称作是2020年娱乐圈第一大瓜的事件持续发酵升温,已经从最初的饭圈行为蔓延到各个圈层。2月27日,内娱圈、韩圈、欧美圈、cos圈、电竞圈、同人圈等几个以往无甚瓜葛的圈子史无前例地集合起来,只为了抵制举报AO3的肖战粉丝们,因此网友将这次争论称之为“227大团结”。时至今日,这场争论引发的后续影响仍在发酵,肖战品牌代言大量流失;个人形象大打折扣;《检察日报》连载5篇报道,评“肖战事件”……这场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的背后,或许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正确理性的看待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小众圈层群体。

  亚文化是一种次文化或称副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文化。它存在于主流文化的背景下,是某个区域或某个群体所特有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而青年亚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指由边缘区青年群体所创造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它以其特有的颠覆性、批判性对它们的父辈文化或社会的主流文化进行着抵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主流文化。

  有关亚文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早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人员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造成人们之间传统的联系被打破,传统规范和价值观式微,随着劳动分工和社会差异的增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差距也在扩大。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主流文化、传统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无法适用的边缘化群体开始显现,而这些“被边缘化” 的社会群体因为不能融入主流社会,开始通过创造自身的文化而寻求身份认同,因此产生“亚文化”,而这些“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被称为亚文化群体。

  20世纪60年代,受战后婴儿潮Baby Boom的影响,西方世界青少年到青年期的Teenage开始成为重心,青年群体的亚文化不断流行,比如,英国就出现以十多岁为对象,俗称泰迪男孩Teddyboys的次文化团体。在这一时期,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群体利用“符号的游击战”,通过拼贴、同构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主流价值符号,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文化意义。

  以现代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群体——饭圈文化为例,饭圈文化中有自身的“江湖术语”,即“饭圈”粉丝内部之间的特定用语,比如每个明星的粉丝圈都有特定的名称;某些圈内用语可能是中英文缩写,比如“dbq”就是“对不起”的意思;或是国外流行用语比如从韩国流行来的“走花路”是指明星发展越来越好;亦或是对词语愿意的衍生,比如“小奶狗”代指年轻可爱的明星、“小鲜肉”代指年轻帅气的明星等,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基于现代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播行,很多“饭圈”用语也会逐渐公开成为网络流行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迁、全球化消费浪潮的冲击,青年亚文化开始呈现出多样性、短暂性、碎片化、杂乱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介传播中,青年亚文化呈现流动性、虚拟性、多样性的特点,并且这种特点趋势也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变迁而日趋明显。在当时,摇滚乐的分支越来越繁杂,另类摇滚、说唱乐、电子科技舞曲等层出不穷,而新一代的音乐人也愈发重视借鉴与吸收其他乐种的音乐元素。

  而20世纪末的中国,日本视觉系文化与欧美流摇滚乐传入中国,“非主流文化”受到了中国大部分青少年的追捧和模仿,并在网络上形成一个网络家族,称作中国网络“杀马特家族”。

  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深度浸透,小众圈层文化现象正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并且在Z世代中的占比不在少数。追溯其原因,优渥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孤独”一代,Z世代更希望得到同门的归属感。他们会通过兴趣爱好结识,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用自成一派的语言逻辑和体系,进而建立起有秩序的社群。在此背景下,小众圈层群体分化日益丰富,二次元圈、国风圈、电竞圈、同人圈等圈层群体此起彼伏。

  随着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不断裂变,粉丝身份认同的危机也开始接二连三的上演。粉丝群体的聚落分化现象改变了传统粉丝经济模式下对于偶像的单纯幻想,多重幻想构筑的柏拉图式追求打破了信仰平衡,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开启了粉丝们的互掐模式。除了CP粉之外唯粉、亲妈粉、姐姐粉、阿姨粉、颜控、私生饭、团饭、毒粉等粉丝集团应运而生。从某种层面来说,此次肖战粉丝引发的网络混战,可以说是肖战粉丝中的“唯粉”和“CP粉”的争论引发的公众争论现象。

  青年亚文化小众的执念来自于自我认同,“圈地自萌”已经成为多元小众圈层之间约定俗成的群体认知。也就是说,“圈内人”对“圈外人”的态度是,可以不关注、不喜欢、不认同,但是至少要尊重。而此次纷争时间则是打破了圈层与圈层之间和谐共存的生态平衡。

  自这场纷争背后,也不难发现圈层文化群体的几大特点:组织力强、舆论影响力高、经济消费能力强等等。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Z世代圈层消费大报告》显示,中国的Z世代人群约1.49亿,每月可支配收入高达3501元。而随着时间推移,Z世代逐渐成为社会消费主力,小众圈层的主力人群已经进入参与式消费的时代,并展开了一场消费理念的整体革命。国风圈、LOL(洛丽塔)娘圈、粉丝圈等的衍生品消费可以说均是千亿级的大市场。

  这种强大影响力的背后也是使得这场网络舆论愈演愈烈的其中原因之一。也不能否认的是,圈层文化群众中,由个人、群体内部的认知失调,转变成为了群体之间、社会范围的认知冲突。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到“群体没有真正渴望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他们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像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成为他们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不管是同人社区,还是肖战粉丝,在这个事件中都被这种群体无意识卷入了一场情绪的洪流,不可避免的成为网络争论中的“乌合之众”。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让青年亚文化群体不断多元,而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多元也让我国的文化形态日趋多元。比如国风圈的流行,让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多种类型文化的不断涌入使得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审美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为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

  漫画家麻尾曾说“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本该徇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应该更加包容、更加开放,当然这其中青年亚文化也应当不断去粗取精,加以正确引导,使之发展日益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对于正常的青年亚文化,要秉持辩证态度,鼓励理性发展、健康发展。此次事件的发酵,在某些方面说也与肖战团队对粉丝群体缺乏正确引导有关,团队对此事缺乏正确的、方向性、引导性的回应,也引得此事件的不断发酵。因此,基于此件事情背后的明星与饭圈群体的关系探讨也成为舆论的热点话题。

  要加强引导,推动青年亚文化现象的高质量发展,就要引导注意力资源由碎片化信息转向体系化信息。去年跨年,面对各大卫视晚会节目的竞争,被大家一直称之为“小破站”的哔哩哔哩,首次举办跨年晚会却收获出人意料地成功。以“二零一九最美的夜”命名的晚会不仅人气惊人,当晚直播的观看量超过8000万,《人民日报》也称之“很懂年轻人”,而此次B站的成功便在于其善于利用小众圈层的个人资源转变成群体资源,从而推动整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单笔18亿!山东农业大学获最大捐赠!   下一篇:6月6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