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二战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仍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同样是轴心国的核心国家,在战争结束时也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德国已经被治理了很长一段时间,比日本更悲惨,国家甚至被分裂,但德国反思和忏悔二战的态度,仍然被整个世界尊重;而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悔恨仍然存在这让全世界都都有点膈应。
好,我们先来看看一战前后。欧洲的历史,实际上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的历史,如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自古以来,法国和英国是一对死敌。但在一战中,两国成为亲密盟友。十七世纪以来,法国意识到统一的德国将对其欧洲霸权体系构成直接威胁,遂迫使德意志通过“三十年战争”继续分裂。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如何限制德国发展已经成为大国所焦虑的问题。
首先,规定德国军队不得超过10万人,不能生产装备坦克;海军不得超过1万5000人,舰艇不得超过36艘;只有落后的轻型战舰、重型巡洋舰和战舰没有被想到,潜艇也不能发展;空军,德国军队不能装备任何军用飞机,飞机不允许携带武器。
此外,英国和法国还迫使德国签署了一系列屈辱条约。例如,必须在德国西岸驻扎15年,而在东岸50公里以内的地区则是“军事真空地带”。所谓的军事真空地带是德国军队不能进入的,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军队可以像公园一样随时出入。可怜的德国人再抗议也没有用。
可以说,《凡尔赛条约》剥夺了德国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主权国家的尊严。但德国人民所需要忍受的远远不止这些。为了防止德国的经济复兴会再度影响欧洲主要国家的霸权,《凡尔赛条约》对德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英国和法国强行夺取了1/8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矿和50%的德国钢铁基地。在当时,煤炭、钢铁和石油的年产量基本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这是种打击是致命的!
另外,德国货币体系也遭到极大破坏。战后德国能源缺乏,“魏玛共和国”政府软弱无能,经济秩序混乱,国内通货膨胀严重。1923年,根据国际汇率,1美元竟然可以兑换4兆帝国马克。有些人开玩笑说,用1美元买柴, 不如用1美元的马克直接烧更划得来。德国家庭主妇会烧钱做饭,因为烧柴做饭更贵。这比民国时期成捆的金圆券更夸张。
在最困难的时期,德国有600万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0%,失业率50%;当时,一个面包需要1000亿帝国马克,一升牛奶需要3000亿马克。每个人都是一个“亿万富翁”时代,人们甚至连一顿饭都没的吃,简直就是“亿万负翁”。更糟的是,德国每年必须为战争赔偿支付20亿美元。可以说,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了,整个德意志民族都陷入了危机。
人们说“纳粹主义在德国的诞生地并不是在慕尼黑,而是在凡尔赛。”英国人自然欢欣鼓舞,他们认为他们赢得了巨大的胜利。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对此持乐观态度。时任英国国会议员的丘吉尔对此表示担忧,他认为这样的压力会导致德国可怕的仇外心理,最终会撕毁条约。然而当局对此并没有重视。
1930年9月14日,640万名德国选民向纳粹党投票,并将一位狂热的政治家推到前线年后,德国总理希特勒担任总统,成为国家元首。在这个时期,德国的就业率接近100%,这让德国人民陷入盲目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