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颁加竣度兜率究竟怎么回事?
时间:2024-08-30  浏览次数:663

  自从两名美国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乘坐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飞船升空后,一系列的麻烦便接踵而至,何时返回、如何返回也成了让美国宇航局(NASA)头疼的问题。

  当地时间8月24日,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此前因飞船故障而未能按期返航的两名宇航员将继续留在空间站,直到2025年2月乘坐SpaceX公司的载人龙飞船返回。

  这使得原定在国际空间站8天的旅程将被迫延长到8个月。宇航员为何会滞留那么久?“星际客机”换成龙飞船,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当地时间6月5日,首次载人试飞的“星际客机”飞船携两名美国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升空,6日飞抵国际空间站。

  飞船原定14日脱离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但由于试飞期间出现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一再推迟,至今已有两个多月。很多人一度怀疑“星际客机”还能不能返回,这给波音公司以及NASA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此前,NASA还是坚持让两名宇航员乘坐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飞船返回。比如今年6月28日,美国航天局商业载人项目经理史蒂夫·斯蒂克在召开的媒体电话会上说,地面测试数据仍在分析中,虽然返航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最佳方案仍是由“星际客机”把两名宇航员送回地球。乐观估计,他们可在7月底返航,但也可能是8月中旬。

  “但最终的测试结果可能不太理想,在考虑到宇航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NASA才决定更改返程方案。”空间技术专家、航天科普作家张传军告诉潮新闻记者。

  正如NASA在公告中所说,当星际客机接近空间站时,NASA和波音公司发现氦气泄漏,并且航天器反应控制推进器出现问题。从那时起,工程团队已经完成了大量工作,包括审查一系列数据、进行飞行和地面测试、与机构推进专家一起主持独立审查,以及制定各种返回应急计划,但不确定性和缺乏一致的专家意见不符合NASA对于载人航天飞行的安全和性能要求。

  NASA决定,让两名宇航员留在国际空间站,作为远征71/72号机组人员正式继续他们的工作。直到2025年2月,他们将与另外两名被分配到该机构SpaceX Crew-9任务的机组人员一起乘坐龙飞船飞回家。“星际客机”飞船预计将于9月初离开空间站并安全、受控地自主重返大气层并着陆。

  SpaceX的Crew-9任务原计划搭载四名机组人员,最早将于9月24日星期二发射。“星际客机”飞船必须在Crew-9任务启动前返回地球,以确保空间站上有可用的对接端口。

  “做出这样的决定从来都不容易,但我要赞扬我们的NASA和波音团队在载人飞行测试期间的透彻分析、透明讨论和对安全的关注。”NASA太空作业任务理事会副局长Ken Bowersox 表示。“我们在飞船前往空间站和对接操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飞船的知识。我们还将在无人返回期间继续收集有关星际客机的更多数据,并改进未来飞往空间站的系统。”

  在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看来,波音的“星际客机”飞船在此前多次试飞阶段都出现了问题,但最终仍然“带着问题上天”导致如今的局面,说明NASA在决策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杨宇光告诉记者,首先“星际客机”飞船能不能安全返回以及在龙飞船上来之前的空档期里,如何在突发情况下保证安全,都是非常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NASA的公告中,美国宇航局商业载人航天计划经理史蒂夫·斯蒂克表示:“星际客机是一艘性能非常强大的航天器,归根结底,这需要更高水平的确定性才能实现载人返回。”

  史蒂夫·斯蒂克还表示,美国宇航局和波音团队已经完成了大量测试和分析,这次飞行测试为“星际客机”在太空中的表现提供了关键信息。这些努力将有助于为无人返回做好准备,并将极大地有利于航天器未来的纠正措施。

  虽然史蒂夫·斯蒂克没有直接指出波音公司的问题,但将“星际客机”换成龙飞船,无疑将给波音公司带来严重影响。张传军认为,这次更换无疑会给波音公司的声誉造成打击,也会给其未来发展蒙上一层阴影。正如央视新闻援引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认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最新决策对于波音公司而言是在“最糟糕的时刻”又一次受到“公开羞辱”。

  2019年12月,“星际客机”首次不载人试飞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被迫取消前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2022年5月,“星际客机”第二次不载人试飞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经多次推迟,“星际客机”今年6月首次载人试飞,却出现故障。证券文件显示,推迟返航已给波音公司造成1.25亿美元损失。从2016年起,波音在这一项目上的累计亏损已达16亿美元。

  而这只是美国航天业出现波折的一个缩影。当地时间7月17日,NASA宣布,原计划探索月球南极地区水冰资源的“挥发物调查极地探索车(VIPER)”项目因成本上涨等原因取消。美国航天局表示,成本增加、发射日期推迟以及未来成本继续增长的风险是叫停该项目的原因。如继续该项目,可能会威胁“月球商业运载服务计划”下的其他任务。

  另外,NASA日前还宣布关闭在轨服务、组装和制造1号项目(OSAM-1)。声明显示,该项目的终止是由于“持续的技术、成本和时间挑战以及更广泛的社区化演变,不愿为毫无准备的航天器补给燃料,导致NASA缺乏坚定的合作伙伴”。

  杨宇光告诉记者,与其说美国航天业出现发展上的波折,不如说反映出美国航天管理机构的深层次问题。

  “无论是NASA,还是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都存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以及官僚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未来类似的情况还会经常出现。”杨宇光认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 传真 举报电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




上一篇:达官显宦(dá guān xiǎn huàn)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下一篇:东倒西歪(dōng dǎo xī wāi)可以这样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