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位高权重晚年病重却拒绝治疗死后留下遗产全是生前借款
时间:2024-08-11  浏览次数:663

  于右任,一位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年轻时,他志在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心怀杀慈禧之念。尽管他在西安曾想弹劾慈禧,但幸而被好友制止,避免了可能的悲剧。这段年轻时期的激情为他后来的革命奋斗埋下了伏笔。

  在北京遭遇八国联军侵占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逃,于右任深感国家的屈辱。他勇敢地计划上书陕西巡抚岑云阶,请求“手刃西后,重行新政”。然而,这一举动被好友及时制止,挽救了他的一生,也让中国历史保留了一位伟人。

  于右任并非只有豪言壮志,他将激情付诸实践。在上海,他创办了四种日报,包括《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这些日报不仅报道革命事件,更是对当时进步革命青年的激励。毛泽东曾对《民立报》赞叹不已,认为它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内容,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热情。

  除了创办日报,于右任还积极参与创建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和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机构,为培养国家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一个真正为国而着想的知识分子,抛弃高官厚禄,选择为革命事业献身。

  不仅如此,于右任还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了不畏强权的坚毅。担任监察院长时,他对贪污案件毫不畏惧,甚至弹劾了当时国民党行政院长孙科。孙科以手握权势,包庇前女友蓝妮的行径曝光后,于右任依法展开调查,彰显了他的恪守职责和公正执法。

  与其高位显赫的政治身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于右任在财务上却两袖清风。他一生淡泊名利,甚至为了照顾朋友的后代和儿子出国的费用而借贷。晚年在医院中,他依然为高昂的医药费而苦恼,体现了他对金钱的节制和对他人的关怀。

  于右任的生平事迹,使得他不仅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在道德品质上更是独树一帜。他的清廉与恪守原则让人敬仰。在他去世后,留下的日记和几张借据,昭示着他对朋友和家人的深厚感情。他的墓志铭“西北望神州,万星风涛接瀛海;东南望圣迹,千秋豪杰壮山丘”生动地描绘了他对祖国和英烈的热爱。

  总体而言,于右任是一位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的先知。他的政治理念、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正直的品质,构成了一幅永恒的画卷,使得他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好于预期、快于全国”安徽前三季度GDP增速全国第六   下一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告诉记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