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十三万“九边”精锐被一战歼灭只因中了一着名战术!
时间:2024-01-25  浏览次数:663

  公元1640年至1642年,明军与清军展开了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清军统帅皇太极采用了着名的“围城打援”的战术,将大明帝国万里长城上九边重镇的精锐,全部吸引出来,在锦州附近聚而歼之。此战使明朝倾尽全国之力打造的十几万九边精锐损失殆尽,至此明朝再也无力反击。

  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在东北地区建立后金政权后,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正式向明朝宣战,自此满清与大明帝国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鏖战。

  1619年明军与后金军队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展开大战,结果后金以少胜多,大败明朝与高丽,蒙古组成的约十一万联军。这场战役被认为是后金崛起,明朝衰落的转折点,具有重要意义。也有人认为这场战役使明军在辽东的精锐尽失,明朝已经无力在抵抗后金。

  实际上这场战役并没有使明朝在辽东的精锐尽失,但是这场战役确实是个巨大的转折点,使明朝从此由主动变为被动,对后金由战略进攻变为了战略防御。虽然是如此,但是明朝在辽东还是具有相当的实力,特别是大明帝国苦心经营的万里长城上的九边重镇,拥有十几万精锐,以及先进的火器,足以拱卫京师,后金要想突破固若金汤的万里长城,十分的困难。

  真正决定大明与满清命运的战役其实是“松锦大战”,此战清军统帅皇太极,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一战就歼灭了明朝苦心经营上百年的“九边”精锐,固若精汤的万里长城从此形同虚设,明朝再也无力抗衡满清的进攻。

  何谓“九边”,九边又叫九镇,明朝九边。为了防御蒙古残余势力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大明帝国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延万里的长城边上先后设立了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大同镇,宣府镇,太原镇等,每镇设总兵,负责几百公里的防线。明朝至永乐之后开始打造九边,到嘉靖年间又增设两镇,史称“九边十一镇”。九边集结了大明帝国最精锐的力量,军队数量达十几万,依靠坚固的长城和先进的火炮,可谓是明朝北方固若金汤的防线年,清军统帅皇太极在充分的吸取了努尔哈赤在宁远被袁崇焕惨败的教训,决定不再采用强攻的战术,而是围城打援。将明军从坚固的堡垒里面吸引出来,一举歼灭。

  战争之初,双方进入胶着,明将洪承畴稳扎稳打,战事进展较为顺利。可是明廷一再催战,打乱了洪承畴的部署,不得已带兵急进。清军统帅皇太极闻讯,昼夜急行五百多里,到达锦州外围,出奇兵突袭塔山,一举将明军的粮草焚毁。明军军心大乱,清军趁势攻击,明军大败,主帅洪承畴被俘,锦州守将祖大寿闻讯投降。此战明九边精锐损失殆尽,除了总兵吴三桂,逃回山海关,仅剩三万残兵。明万里长城固若金汤的防线,除了山海关吴三桂的三万军队,再无一兵一卒,被清军攻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上一篇:招商YOUNG卡   下一篇:关于逸(yì)亦(yì)究竟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