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用户规模达23亿人
时间:2024-12-02  浏览次数:663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申佳平)11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佔整体人口的16.4%。

  《报告》指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產业蓬勃发展,產业规模和產品数量迅速增加,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是我国人工智能產业体系更加全面。我国初步构建了较為全面的人工智能產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產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產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在我国百花齐放。截至2024年7月,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為公眾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达190多个,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差异化体验。

  三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正在我国加速落地。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机器翻译到智能医疗诊断,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各类人工智能產品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极大提高了用户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报告》显示,各行各业正在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各领域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降本增效﹔多模态能力拓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智能体成為连接用户与各类服务的新桥梁。

  《报告》同时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新兴產业,其发展的地域分布与当地经济水平、產业结构存在明显相关性。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充分发挥在融资机会、专业人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当地生成式人工智能產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產业集群。

  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中的產品备案属地可以发现,截至2024年11月,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產品数量佔比分别达到31.1%、27.2%和11.7%。

  制图:申佳平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申佳平)11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佔整体人口的16.4%。…

  人民网兰州11月30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日,一辆悬挂有TIR标识牌的白俄罗斯卡车满载进口冷冻牛肉抵达甘肃(武威)国际陆港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经兰州海关所属金昌海关验核单証和封志后办理通关手续,标志着甘肃自9月底打通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TIR运输出境通道后,再次打通TIR运输进境通道。 TIR运输是根据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规定,开展的跨境公路运输物流模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蔡昉:未来人力资本竞争将变为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竞争智商、情商会越来越重要   下一篇:冷空气又来!长江以北迎明显降温东北降雪再发展局地有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