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文学经典形象—​—蒋兆和《与阿Q像》的艺术价值
时间:2024-12-14  浏览次数:663

  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蒋兆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成为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美术教育家,其艺术创作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将西方素描造型技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皴擦点染之法巧妙融合,开创了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新篇章。

  近日,“蒋兆和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捐赠仪式上,蒋兆和以鲁迅笔下人物阿Q为原型创作的经典之作《与阿Q像》,以及他个人的17件(套)文房用品,均无偿捐赠给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表示,此次捐赠对重温艺术经典、推动学术建设、完善收藏体系,引导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学习经典、传承经典、阐发经典具有重要意义。

  《与阿Q像》是蒋兆和根据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创作的经典之作。蒋兆和居住在上海期间就读过鲁迅的《阿Q正传》,心中便萌生了为阿Q创作画像的念头,并计划完成后亲自向鲁迅请教。然而,直至1936年鲁迅逝世,他始终未能寻得心目中理想的模特,这一创作愿望因此未能实现。

  1938年,蒋兆和偶然在北京的朝阳门外遇到了一个乡下人,这个人垂着头,面露愁容、脸色蜡黄,十分消瘦。蒋兆和曾这样形容:“他是一个农工,也为人家打杂,也睡过破庙……当他说到这些内心哀曲时,几乎要哭了出来,不过他始终没有哭。只是每一根血管都膨胀得清楚,两手时时握紧了拳头。”在了解到这个乡下人苦楚的生活后,蒋兆和认为这个人和阿Q的形象不谋而合,随后请来做模特,创作了这幅《与阿Q像》。

  作品以半身肖像的形式,生动刻画了阿Q消瘦、憔悴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墨和精准的技法,将阿Q的内心世界与外在形象完美融合。画中阿Q低垂着头,面容憔悴、颧骨凸显、肤色蜡黄,额上青筋毕露,眼神空洞无助,衣衫褴褛,背部佝偻、身形干瘪,长辫垂肩。蒋兆和在创作人物面部时,采用皴擦技法,精准勾勒出阿Q面黄肌瘦之态,与身体部分的疏放笔法形成鲜明对比,虚实相生,既生动传神又富有层次感。通过细腻的笔墨控制,线条的疏密设计与巧妙转折,将阿Q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既展现了其外在的憔悴与无助,又传达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事实上,自鲁迅1921年发表小说《阿Q正传》之后,阿Q便以其独特的性格与命运轨迹震撼了文学界,也促发了众多艺术家纷纷挥毫泼墨为其造像。如版画家陈铁耕、刘岘、刘建庵,漫画家丰子恺、丁聪、郭士奇等人,均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画过阿Q,但作水墨人物画的只有蒋兆和的《与阿Q像》。

  这幅作品在问世后不久,便因周作人在1940年《中国文艺》月刊上的一篇评论而引发了一场文字风波。基于与鲁迅的亲近关系,以及自己与现实生活中名为阿桂的“真阿Q”的交集,周作人对当时两幅知名的《阿Q画像》——丰子恺的漫画与蒋兆和的水墨画进行了点评。他称赞蒋兆和的作品能够精准捕捉阿Q的精髓,特别是那条辫子的处理恰到好处,但同时又质疑,认为蒋兆和笔下的阿Q过于消瘦,与其在某些场合的形象不符,因为据他所知,阿Q本人其实较为胖硕。

  面对这一质疑,蒋兆和在同年刊发的《中国文艺》上给出了自己的回应。他明确提出,阿桂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与鲁迅笔下作为社会大众抽象典型的阿Q,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他认为:“阿Q我想是绝不能胖的,他从长成至中年,都没有好好的过日子,精神与物质上的压迫,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有时使他自暴自弃,有时也使他不屈不挠,所以在那特别无赖与胡扯的场合,只有使他每一根血管都膨胀出来,绝不能让他周身的脂肪来掩饰他热血的奔放……”

  因此,在蒋兆和的笔下,阿Q的形象被刻画得形容憔悴、垂头丧气,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紧握双拳,试图在精神上挽回一丝胜利的姿态。在文中,他还引用周作人的“文学家所写,与艺术家所画的人物,自然不必全照原样”观点来支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并强调,即便是在现实中,真正的阿Q若活到晚年,也绝不会是心宽体胖的模样,因为生活的重压与内心的挣扎早已将他磨砺得骨瘦如柴。这段回应不仅展现了蒋兆和作为艺术家的独立思考与深刻见解,也进一步凸显了《与阿Q像》作为一件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

  当然,蒋兆和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创作了《与阿Q像》这样的经典之作,更在于他为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将西方素描造型技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皴擦点染之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既具有西方绘画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又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和意境。这种创新性的尝试不仅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更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蒋兆和作品的捐赠与展出,让我们坚信,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将继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和观众。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上一篇:广州队董事长刘倩坚信未来:广州足球的希望与挑战   下一篇:汪克强听取分管部门和单位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