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升级时刻,原本对14代酷睿充满期待,毕竟一开始传14代酷睿是Meteor Lake架构,还会采用分离式模块架构,并用上类似的Foveros 3D封装技术连接,甚至还有英特尔自己的 4工艺。
结果,14代酷睿确实如期而至,不过构架没有大改,制程工艺还是Intel 7,甚至旗舰级的i9-14900K也还是最大睿频6GHz。但是,在经过测试后,发现14代酷睿处理器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的,甚至部分项目还有惊喜!下面就一起看看到底有何神秘之处吧~
首先还是了解一下本次的14代酷睿桌面级处理器都有那些型号,依照过往的惯例,首批与大家见面的14代酷睿处理器都是后缀带K的超频版处理器,分别是i9-14900K/KF、i7-14700K/KF以及i5-14600K/KF等共六款处理器。
这里我们也给大家汇总了一个表格,包含12-14代酷睿处理器,这也是英特尔启用高性能混合架构处理器的开始,由初代的Alder Lake到Raptor Lake,再到现在的Raptor Lake-S Refresh,英特尔解决了大小核调度,提升了处理器性能,甚至将处理器频率带到了6GHz这个高度。
首当其冲的肯定是频率的提升!14代酷睿处理器拥有速度更快的核心,以及更高的主频,最高可以达到6GHz,可实现更高的单线程性能。有的玩家可能会说,6GHz不是在i9-13900KS时就实现了吗?确实如此,不过众所周知,KS后缀的旗舰处理器都是经过特挑的体质,想要达成6GHz可谓百里挑一,这回的14代酷睿处理器就不一样了,普通版本即可达到6GHz,即使你是非酋,也能一步体验最快的处理器性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14代酷睿还加入了单核散热控制功能,超频性能还有提升,也就是说,6GHz可能是i9-13900KS的极限,但绝不是i9-14900K的极限。
除了高达6GHz的最高睿频频率,英特尔也为新的14代酷睿处理器进行了优化,无论是中端的i5-14600K,高端的i7-14700K亦或者是旗舰的i9-14900K,它们的性能核与能效核的超频频率都再度迎来提升。比如,13代酷睿最强旗舰i9-13900KS,虽然也能摸到6GHz的门槛,但是新的i9-14900K将原来i9-13900KS的P-Core最高频率从5.4GHz提高到了5.6GHz,E-Core也从4.3GHz提高到了4.4GHz,更激进的频率造就更强劲的性能。
既然说到超频,那就不得不说英特尔更加智能,更加贴心的超频体验。这回英特尔也推出了新版的XTU超频软件,不仅有更简洁的UI界面,方便硬件小白上手。还加入了AI功能,在这个AI高潮迭起的时代,有了AI的助力,超频也更加简单。
目前新版本的XTU超频软件利用了英特尔训练的AI模型,内置了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超频助手。新的AI超频助手会基于用户硬件的环境,配合人工智能大量的内部学习后,为每个用户每台机器找到一个兼具优化与性能的超频参数配置。让每位玩家都能感受K系列的极致性能,让技术不再成为掣肘。
并且新版的XTU也有SDK,英特尔也开放给了第三方,第三方的开发人员完全可以基于英特尔XTU去开发他们专有的超频工具,提升玩家的使用体验。
上面一直讲的都是超频,不过这代酷睿处理器提升的不仅是处理器的频率,在内存性能上也有不小的增幅。新的14代酷睿处理器支持更高的DDR5 XMP速度,一键直达8000MT/s,甚至超越8000MT/s,高频内存玩家,性能再跃迁。
换句线代酷睿处理器后,高频的DDR5内存也能稳定运行,不像之前的13代酷睿处理器,还要看IMC体质。当然,作为Raptor Lake的升级版Raptor Lake-S Refresh,14代酷睿处理器依旧支持DDR4平台,这也意味着,想要从老硬件更新换代的玩家,可以节约不少成本。
14代酷睿处理器在游戏性能上的表现毋庸置疑,不过这里要说的是另一个升级点,但也与游戏相关。此次的新款处理器加入了英特尔应用优化器,能够更智能的动态调优,实现更好的多工表现。
简单来说就是,有了英特尔应用优化器,你不仅可以在玩游戏的同时,继续用这台电脑做直播或录制等工作流,此时你的游戏体验依旧流畅,这就是英特尔高性能混合架构的优势所在,并且14代酷睿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实测使用i9-14900K在游玩《全面战争:战锤3》时,后台同时开启直播与游戏录制,此时的游戏体验依旧丝滑,1080P最高画质下帧数依旧有100+ FPS。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英特尔应用优化器仅支持《彩虹六号:围攻》和《地铁:离去》两款游戏,后续英特尔也会积极适配更多的游戏。不过,也得益于英特尔的高性能混合架构以及线代酷睿对大部分游戏已经有了很好的线程调度优化,所以并不是每一款游戏都适合英特尔应用优化器再去榨取更多的性能。
更快速的无线代酷睿时没有支持WiFi 7,现在14代来了,同时带来了WiFi 7的支持,WiFi 7具有更好的无线连接性能,以及更宽的传输通道,这也就意味着其能够做到更低的延时。并且在安全性方面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无论是针对游戏本还是台式机的用户,都能提供可靠和更高保障的无线连接。
除了有WiFi 7的加入,英特尔引以为傲的雷电5也提供支持,最高带宽达到120Gb/s!双向带宽达到80Gb/s,较雷电4接口提升3倍!
最后再讲讲英特尔的AI生态系统构建。多年来英特尔不断在CPU上发展针对AI的指令集,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围绕DL Boost和OpenNESS的开源生态环境。数以万计的开发者已经利用英特尔处理器和集成显卡打造了无数AI能力新体验。
像我们熟悉的腾讯会议、Teams等软件中就有英特尔CPU的AI能力,你可能不知道,像背景虚化、降噪、人脸识别等实用功能都是利用了英特尔CPU的AI功能。创作者也能利用AI能力进行更全面的创作,最直观的还是Adobe PR软件中的核显加速,用过的创作者一定清楚,有了英特尔处理器,效率远远强于竞品。
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开箱,看看14代酷睿处理器的真容。此次收到的是媒体特别版,与正式零售的包装还是有些不一样,会更帅气一些。
14代酷睿处理器兼容之前的600系以及700系主板,因此使用之前硬件的玩家也可放心升级,不过既然是新CPU自然要上新平台,这回我们测试用到的是微星MSI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
通过CPU-Z软件对平台硬件进行查看,可以看到平台CPU处理器部分使用的分别是24核32线线K处理器,前者处理器的基准测试分数,单核心为956.8、多线。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也对前代的两颗同系处理器进行了测试,实测新的14代酷睿处理器无论是性能表现还是稳定性都远超上代处理器,从CPU-Z的处理器稳定度就可以看出来,旗舰级的i9-14900K可以稳定在17247.1分,这个表现比前代处理器要强7%以上。甚至是i5-14600K也能稳定冲上10000分大关。
下面请出我们的老伙计,AIDA64的GPGPU测试。它可以测试GPU与CPU与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性能表现,新款14代酷睿处理器本身性能就相当不俗,再搭配上性能更强的DDR5内存后,运算能力超强,基本上把Raptor Lake架构发挥到了极致。
跟着我们再测试一下内存性能,从成绩上看,现在的高频内存在14代酷睿前完全不是问题,14代酷睿在支持更高内存带宽的同时还能拥有更低的内存延迟。
压缩与解压缩是最为广泛的生产力向应用,无论是直接的文件打包、解包,还是游戏、软件运行时的后台压缩、解压缩工作,可以说,只要你用电脑,压缩与解压缩就无处不在。这项测试我们参考7-Zip的基准测试。
GeekBench 6是一款多平台的性能测试工具。与同类软件不同的是,它几乎可以运行在所有的已知PC架构系统上,包括了Windows、Mac OSX、以及各种Linux发行版。GeekBench的测试项目重点考察CPU和内存系统的运算能力,并且在测试完成后会给出具体得分供用户参考比对。
单核/多核性能测试的最后一项是CineBench,它主要通过物理特效渲染来评估CPU的单线分,多核1375,从这就不难看出,i9-14900K确实是性能怪物,24核32线程恐怖如斯。
内容创作能力是近年来大家比较看重的,包括处理器、显卡,内存,以及存储都会直接影响到其整机的内容创作能力表现。
办公,大家最经常的生产力需求,我们使用UL中的办公生产率基准测试进行模拟日常办公场景。从实测结果看,相信大家也知道应该选什么了吧,i9-14900K基本上在各个项目上都是领先于前代处理器的,可见频率的提升确实能够带来不小的性能优势。即使是i5-14600K也有不错的性能表现,它的性能也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
从实测结果上看,这一代的处理器在创作生产力方面还是有提升的,其中Lightroom、Photoshop以及Premiere是提升比较大的几项。例如,在比较吃单核性能的PS中,i9-14900K与i5-14600K相比前代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Lightroom中的幅度更是扩大到了5%以上。
既然是创作,那也少不了导出这一环,这里我们用X264与X265的Benchmark对两款处理器的视频转码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可以看到X264中i9-14900K得到141.04fps的帧率表现,相比i9-13900K的135.42fps大约有5-6%的性能领先。同样是14代新处理器的i5-14600K也不甘示弱,相比前代也是做到了5%的性能优势。
既然是生产力,那肯定不止视频内容创作生产力,还有不少硬核用户会用到3D渲染等方面的工具,因此我们也测试了部分热门的渲染工具,看看这两颗新的Intel酷睿14代CPU的表现如何。
首先看Blender,它的测试主要考虑CPU和GPU渲染性能表现,测试分为三部分,两颗新款CPU在三个场景下的表现都不错,性能提升都在3-5%之间,有些场景领先幅度甚至能够去到6-7%,你可别小看这些性能提升,如果是大型项目,那可是能节省你不少宝贵时间的。
最后我们再来测一下这个渲染界的后起之秀——Corona,在渲染质量和速度上其实非常优秀,可以直接类比的对象就是Vray。他可以在3Dsmax 和C4D等软件中渲染使用,代表性很强,效率也还不错。
我们再来测一下耗时较长的SPECworkstation,这程序是针对生产力工作站电脑的测试工具,其实不太适合拿来做桌面级的对比,毕竟大部分的应用我们其实都不一定会用到,但是可以作为大家的一个购买参考。而分数方面,这里是SPEC倍率,原打算是用分数表述的,但是由于分数单位在多个项目中不太统一,于是就拿SPEC倍率给大家做参考了。
首先给大家测一下老朋友PCMark 10 Extended,它几乎涵盖了办公、网页浏览、生产力创作、游戏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验,能够详细的反映平台的实际性能。
紧接着我们又测试了另外一款软件——CrossMark,它是一款综合测试软件,能够很好的反应平台的生产率、创造性以及反应能力,同时还支持 Windows、MacOS 等多个平台运行。这次我们使用的是BPN专业版本,测试出来的数据比免费版本的更准确。
我们在上面也提到,此次英特尔为14代酷睿处理器准备了新款XTU软件,新版集成了AI能力,AI可以结合你的硬件配置以及大模型,给到最佳的超频预设。
最后是FPU烤机,在室温24度的情况下,使用AIDA 64软件进行Stress FPU稳定性测试,可以考量CPU性能释放效果和稳定性。
在测试的过程中能看到硬件监视器中i5-14600K处理器的所有核心都达到了满载的状态,其中性能P核全程跑满5.2GHz,而能效的E核也均睿频到3.98GHz接近4GHz,值得一提到是,这个成绩下,i5-14600K全程一条直线,几乎没有降频,换做上代的i5就是明超负载了,曲线也会有波动。
评测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不得不说14代酷睿的提升还是比较可观的。单从测试层面来看,新的i9-14900K无疑超越了前代的i9-13900K以及特挑的i9-13900KS,更高更稳定的频率表现,使其在直接上机测试的情况下都有不错的体验,虽然总体领先幅度大概在2%-5%,但其优秀的品质还是非常让人欣慰的。
并且如果你是极致的游戏党,就拿i9-14900K的体质来看,绝对是相当惊艳的。我们实测开箱即有6GHz,AI超频更是直接去到6.1GHz,如果你是极客玩家,这个频率甚至还能更高,去到6.2GHz也不是不可能。毫无疑问,这颗i9-14900K主要还是给那些不差钱,且讲究追求极致的朋友来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