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向新长安丨惠敏莉: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西安不断推陈出新
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663

  央广网西安12月8日消息(记者陈锵)“在坚定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大军里,努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守正创新,以戏化人,让秦腔艺术永葆青春活力,为西安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12月7日,西安易俗社社长、国家一级演员惠敏莉接受采访时表示。

  探讨厚重的西安文化,秦腔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主要的戏曲剧种之一,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跨过百年风雨历程的西安易俗社,已成为秦腔这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精神标识。

  或娇柔,或沉稳,或悲悯,从艺四十余年来,舞台上的惠敏莉英姿飒爽,用秦腔这种通俗的民间演绎方式讲述一个个经典的传统故事,在《青山情》《走雪》《昭君行》等诸多演出中,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散发出迷人的角色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每一个易俗社人都只有一个角色,始终是个‘守艺人’。‘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易俗社人的前进方向,作为常年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文艺工作者,就是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创作。”惠敏莉说,近年来,易俗社一直在坚持演自己的戏,讲好秦人自己的故事。

  曾是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的西安易俗社,在西安这座城市文化热土之上不断开拓戏曲艺术表达、传承新境界,展开拥抱“Z世代”的多样青春探索,成为新时代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西安“老树发新枝”创新潮涌的生动缩影。

  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但努力仍在继续。数年来,惠敏莉与易俗社同仁下基层、进校园、进机关,走进千家万户,企业社区、厂矿军营、老少边穷都留下了她坚实的足迹。易俗社推出的“梅花奖”名家演唱会、经典剧目展演、易俗有戏、青年演员百年剧社·秦声不断惠民演出等一系列活动,获得了观众的持续关注。

  记者了解到,易俗社以西安本土元素为创作灵感,近年来推出了体现黄河儿女民族气节的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体现文化引领与时代担当的秦腔文献大剧《易俗社》,展现开放包容、繁华璀璨的盛唐气象的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李白长安行》,展现家国大义、抒发爱国情怀的大型秦腔历史剧《昭君行》。

  “这些作品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闪耀着推动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风采的光辉。”惠敏莉表示,易俗社坚守“出人出戏出精品”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2019年,西安易俗社将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拍摄成秦腔首部3D电影,其中《三滴血》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奖等荣誉;原创剧目《昭君行》历时三年,获得了近两年全国重大艺术活动的多项荣誉,2022年首演以来,演出足迹遍布30多个城市,推动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持续推动中华文化传播。

  数据是可观的。“十一”国庆假期,易俗社邀请来自全国的12朵梅花奖演员,8天共计演出28场,惠及观众约15.5万人次,演出场次与观众人数较去年同比增长45%。

  “龙年春节,我们依旧坚守文艺阵地,‘易俗年·最西安’活动将为广大游客和戏迷朋友在易俗社剧场、易俗社文化街区戏楼奉献上《三滴血》《白蛇传》《全国多剧种名家演唱会》等精彩内容。”惠敏莉告诉记者。

  近年来,西安市文旅部门联合易俗社推出 “传统文化+旅游+互联网”为主题的系列短视频,着力打造西安文旅融合新IP。

  以互联网技术搭建起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的桥梁,以秦腔、旅游资源为载体,突出西安名片,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引领西安文化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

  千年古都长安,百年易俗风采。在新一代“守艺人”的精心呵护下,百年易俗社持续擦亮“中华戏曲第一剧社”的金字招牌,成为展现西安文旅融合发展新成就、传递新时代陕西好声音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海棠依旧,顾盼生姿。舞台上,惠敏莉的“守艺人”故事还在继续。舞台下,西安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故事也在精彩继续着。

  “在坚定弘扬和传承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大军里,努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12月7日,西安易俗社社长、国家一级演员惠敏莉接受采访时表示。




上一篇:2023年最新十大地推app接任务平台推荐都是拉新推广一手单   下一篇:卧龙地产:公司与卧龙电驱间的关联交易皆按照相关规则披露具体详见公司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