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举办盛会只有1国不参加!24小时不到中方回应意味深长!
时间:2024-09-21  浏览次数:663

  据新华社报道,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欢迎宴会上,中国领导人表示,曾10次访问非洲,也接待过很多非洲国家领导人访问中国。每次同非洲朋友见面,都倍感亲切,尤其深切感受到,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基础牢、起点高、前景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光辉典范。中非命运共同体根植于传统友好。上世纪中叶以来,我们在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中并肩奋斗,在发展振兴、逐梦现代化的道路上携手同行。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非友谊赓续传承、历久弥坚。

  近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非友好大家庭时隔6年再聚北京。值得关注的是,在峰会前后10天里有5位非洲政要到山东参观访问。前一段时间,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莫桑比克总统纽西、多哥共和国总统福雷、塞内加尔总统法耶、莱索托王国首相马特凯恩均参访了山东。在参观访问中,非洲政要深深地领略到山东经济发展的活力。正如纽西所言,我们亲身感受到山东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活力。

  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有何丰富内涵?中非合作独特意义有哪些?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叶海林对此展开深入解读。叶海林说,“中国和非洲,都是上一轮西方发动现代化过程中的受害者”。中非被迫卷入西方现代化进程,没有享受到西方现代化带来的利益,这使得中非双方都认识到,独立自主开启现代化进程非常重要。从现实层面看,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传统上由西方国家把控的全球化进程弊端渐显,在全球化公共产品中,中国及非洲国家获得发展机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据中青网报道,就中非关系与中非合作的相关问题,俄罗斯知名政治学家、俄罗斯外交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比较政治学系副教授弗拉基米尔·沙波瓦洛夫表示,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超过50个非洲国家参与其中,这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过去几年,中非务实合作持续深化,各领域合作结出丰硕成果,有效助力了中非共同发展。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时隔6年再次在北京召开,有力彰显了中国在非洲国家中所拥有的良好声誉和积极影响力。

  土耳其媒体近日发文称,开幕在即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进一步深化中非关系,为解决非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机遇。文章指出,专家和分析人士们普遍认为,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双方长期合作的重要基石。论坛的建设推动中非合作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阶段:基础设施项目蓬勃开展,人才培养不断完善,治理交流日益频繁,资金支持渐趋充沛。文章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展现出中国致力于通过务实举措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

  然而,只有一个国家缺席,那就是斯威士兰。斯威士兰的缺席恰恰体现了中非合作的坚定原则。中国在长期的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一直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坚定地维护“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立场,绝不容许任何损害到国家的核心利益的行为出现。作为台湾当局在非洲大陆上唯一保持“邦交”的国家,斯威士兰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显然与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工作背道而驰。这也反映中非合作并不是毫无条件的给予,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务实合作。

  尽管斯威士兰的地下资源比较丰富,拥有大量的石棉、煤、铁、高岭土以及黄金、钻石等矿产资源,但由于受制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斯威士兰的社会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贫困、失业、疾病等问题十分突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年斯威士兰的人均GDP仅为4039美元,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贫困率高达48.4%,失业率也高达28%。此外,斯威士兰的艾滋病感染率位居全球首位,达到了惊人的25.8%,人均寿命只有35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近日报道,斯威士兰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非洲国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今天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方相信斯威士兰迟早会认清国际大势,作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正确决定。毛宁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非洲国家普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认为中非合作有助于非洲经济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斯威士兰同台湾地区发展官方关系,不符合斯方的自身利益。

  尽管台湾对斯威士兰提供了一些小恩小惠,但这些短期的援助远不及中国大陆所能提供的长期合作机会。例如,在此次会谈中,中国在农业领域计划建立10万亩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向非洲提供10亿元的紧急粮食援助。这些项目对农业基础薄弱的非洲国家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应对粮食安全。由于斯威士兰在外交立场上过于僵化,无法参与这些合作,因此也无法从中受益。毛宁的第四句话表达了对斯威士兰未来的殷切期望,中方坚信斯威士兰能够认清形势,并作出明智的选择。




上一篇:扎实推进非遗整体性保护   下一篇:繁荣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