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朋友们,新鲜方竹笋,现摘现发……”10月3日一早,南川区头渡镇笋农张家兵又在竹林间架起直播设备,通过抖音销售方竹笋。
眼下方竹笋的采摘旺季已过,但连续几场秋雨过后,一窝接一窝的笋子又破土而出,让笋农们又忙活起来,采笋、分选、装筐……一刻都停不下来。
方竹笋是金佛山特产,每年八九月采摘,鲜笋保鲜期只有3天。因此,最通常的做法是将其炕干,延长保质期。
“炕笋是件麻烦事,一次炕几十上百斤,需要2-3天。火力太大竹笋要烧糊,火力太小没烘干又容易发霉,中途需要经常把竹笋翻面、调位置,人很难休息好。”张家兵说,干笋虽然能卖到100元/斤,但十几斤鲜笋才能炕一斤干笋,刨去时间、人工、损耗等成本后,笋农的净利润反而少了。
尽管费时费力也不讨好,但因为方竹笋大多生长在金佛山的深山密林中,交通不便,笋农们不得不就地搭建烘干房,支起大锅,把鲜笋炕成干笋。过去,80%以上的方竹笋是以干笋的形式销售,只有不到20%是卖鲜笋。
转机出现在去年夏天——南川整合金佛山旅游资源,形成了全程约178公里的精品环山自驾游线,带火了沿线农产品的销售,新鲜方竹笋成了抢手货,许多游客都想复购。
今年6-7月,张家兵连续参加了两次直播授课,初步掌握线上开店、直播话术、暖场留人等技巧后,待8月出笋,便迫不及待开始了直播带货之路。
“直播第一天,只有3单。”他的首次直播成绩并不“亮眼”,但收获并不小——毛壳(带壳竹笋)直播单价比线元,接口笋(煮熟后真空包装的鲜笋)更是比市场价高出10元!
之后,张家兵每天都雷打不动“扎”在竹林直播,3单、4单、10单……如今,他开播一分钟内直播间就有200多人,订单蹭蹭往上涨。
眼看直播能卖笋,不少笋农跃跃欲试。现在仅头渡镇就有10余名主播,每天早上竹林里直播的声音此起彼伏,取代了过去烘干房的烧火声。
“现在云是最大的敌人。”张家兵说,直播间位于深山,一有厚云飘过,直播信号就不稳定,“等这几天忙完了,我再想想办法!”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 传真 举报电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