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文化大工程“大系”荟丹青
时间:2024-11-14  浏览次数:663

  (焦点访谈):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且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重大文化工程。“大系”共编纂60卷226册,收录了从先秦到清末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0多件,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大系”共收录绘画作品12400余件。拍摄高精度底片23000多张,绝大部分国宝级绘画珍品涵盖其中。

  在“大系”收录的藏品中,包含国内藏品9100多件,海外藏品3200多件,“大系”的编纂得到了海内外260多家文博机构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从2021年起,“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不同城市进行巡展,山西太原是“大系”巡展的第27站。每到一站,“大系”都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

  2005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大学与浙江省文物局关于汇编出版两岸故宫博物院宋画藏品等建议的报告上批示:这一构想很好,值得为此努力。在他的直接关心下,《宋画全集》项目正式启动,“大系”便发端于此。

  2010年9月,在《宋画全集》编纂即将完成时,习近平再一次对项目组作出重要批示:获悉《宋画全集》出版任务进展顺利,感到很高兴。下一步出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打算很好,可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各方支持。由此“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正式启动。

  四海归心,纵览千年。一部中国的绘画史,可追溯至上千年。这是世界公认的艺术瑰宝,更是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图像记录。

  在山与水的笔触间、人与景的留白中、花与鸟的描绘里、场景的叙事中,都蕴藏着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但历代的绘画作品因历史原因命运多舛,藏存极其不易。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委会委员、浙江大学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晓明:“《睢阳五老图》五件人物画作品本来是一件作品,它是北宋宋仁宗时期的五位朝廷的高官退下来以后回到故里安度晚年的记录。这个作品清末以后被分解了,售到了美国,现在分藏在美国的三家单位,五件作品,大都会博物馆一件,弗利尔美术馆两件,耶鲁大学美术馆两件。要想把这个原作再集中在一起展览,五个老人都聚在一起可能性不大了,这次大系把它都整合在一起。”

  东晋着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早已遗失,目前已知最早的唐摹本,被分段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卷尾清代画家邹一桂的《松竹石泉图》也因各种原因与前卷分离。

  “大系”的编纂与收录,让流落在外100多年的《女史箴图》唐摹本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实现了首尾相连,得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入编“大系”时已有17年未曾被打开过。

  金晓明:“也就是因为那一次打开,拍摄了有史以来最高精度的图像,因此给这个作品在编纂的时候从原大到局部的放大,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来展现。”

  章益林是“大系”团队的摄影师,他切换的8*10英寸的反转片是工业化生产的最大尺幅的反转片。如此大规模地使用8*10英寸反转片对绘画作品进行翻拍,“大系”工程是第一次。

  一张画作的拍摄,需要摄影师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准确测光、精准曝光之后,万无一失地拼接拍摄。章益林从24岁拍到了42岁,走遍国内外数百家文博机构,所有作品都只有一次拍摄机会。但在近20年里、几万次按下摄像机的快门,他从未有过一次失误。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建设需要的是埋头苦干而不是急功近利,需要的是一砖一瓦的积累和一代一代的传承,他的勉励与鞭策激励着每一个“大系”人。

  当“大系”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绘画作品悉数汇集、整理、编纂成册之后,这便是一部全面、系统、准确的图像档案,用绘画呈现出中华文明演进的脉络。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正在以主题展的形式举办“大系”成果展。古代书画研究专家金晓明教授把中国艺术史课程的开学第一讲安排在这里。

  张玉瑜教授在浙江大学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已近20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让她在绘画作品中对中国的传统建筑有了更新的发现。

  “大系”的价值远不止于“文献”。它编纂过程中拍摄的23000多张高精度图像,为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建立了准确、详细的数字化档案,成功实现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衍生和转化。

  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云计算和3D打印等等,这些都是“大系”数字化之后,能够充分利用的当代数字技术。

  2022年9月,《盛世修典》“大系”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的开幕拉开了“大系”巡展的序幕。现在,“大系”成果展的巡展仍在进行。

  今年10月,“大系”典藏馆也将长期落户在杭州余杭良渚。这将是“大系”项目成果保护、利用和研究的新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目前,“大系”出版物已被海内外许多图书馆及文博机构收藏,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以美为媒”的“世界名片”。




上一篇:安全带系与不系的区别事故案例告诉你!丨正反案例   下一篇:在海的拥抱中体验北部湾开海节的魅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