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志纪录片作为真实客观的影像媒介,是保留民族文化记忆最好的“记忆之场”。作为界定民族志的概念,“深描”便是以观察者想象的观察对象会采用的描述口吻来描述观察对象的文化。本文通过对《凡尘净土》与《极地》为例,分析西藏民族志纪录片的影像“深描”手法与文化深描方式,探讨“深描”手法对呈现藏族文化、延续文化记忆的作用。
视听结合的动态影像特点,提高了民族志纪录片对文化记忆的表现力。影像媒介成为一种承载文化记忆的“记忆之场”,成为重现历史、引起共鸣、召唤记忆的情境以及载体。
西藏民族志纪录片正是通过视听双重感官体验结合而成的影像综合体,真实客观地对藏民族生活的历史场景进行还原和再现,使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观看影像,激发脑海中关于藏族文化记忆的图像,将过去和现在完美对接。
民俗节庆、宗教仪式、传统的服饰、建筑等事物构成了民族的文化记忆,早期的民族志研究便是对这些事物进行文字方式的“深描”。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设备的普及,影像民族志以其直观性、丰富性赢得了许多民族志学者的青睐。影像民族志避免了文字民族志中可能会带较多个人色彩而有失偏颇的不足,以直观全面为主要特点,使影像“深描”更加真实;同时,许多文字难以描述得当的情况可以借助影像媒介完整地表达出来,更容易被受众理解。
民族志纪录片的影像“深描”以其强烈的视觉效果,更加直观鲜明地传达出的精神情绪,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研究民族文化。“深描”使我们能够透过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具体事物,领悟其深层的缘由。
民族志纪录片在对文化记忆进行影像“深描”时对于拍摄内容是要有所取舍的,而通过影像之间的编排组合才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如纪录片《凡尘净土》中拍摄藏族传统节日望果节时,就十分注重对视听语言的组合运用,借助不同景别、长镜头、同期声等方式来进行内容上的影像“深描”:影片中逻玛村的村民们集体出动,孩子们也在转田队伍中用清澈嘹亮的嗓音吟诵着“收敛地气,祈求丰收”,祝愿风调雨顺。转完田,紧接着就是赛马、演戏、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在当地的望果节文体比赛中,有一队妇女着藏式男装,脸上画着胡须,表演舞蹈节目,惹得围观群众忍俊不禁。节日的氛围借助视听语言的配合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不同机位与景别的调度完成了叙事的转换。
节日庆典是民俗仪式化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曾探讨了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与文化特征的影响,认为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在整个青藏高原上,不同的地区亦存在着各自特殊的民俗文化。要想全面真实地表现出整个涉藏地区的传统民俗,传统人类学单单守着一个定点式的田野研究显然是不足的。美国人类学家乔治·马库斯首次提出“多点民族志”这一概念,多点民族志表现为多地点的、动态的,通常从多个地点或场域的活动来表现某一文化的整体面貌,在多点动态的田野研究中寻找其深层关联。纪录片《极地》第三集便采用了多点式记录的手法,借此对藏族文化进行影像记录与文化“深描”。这一集的主题是“守护极地即将失传的手艺”,辗转三个地区,记录了三场民俗节庆,讲述三个人物的故事。
影片的开头,乌尔朵(抛石绳)编织技艺传承人边巴提议举办乌尔朵大赛。用乌尔朵放牧是藏族的传统,牧民们使用乌尔朵抛掷石块驱赶牲畜、吓阻野兽。通过大赛唤醒乌尔朵承载着的藏族文化记忆。影像中,牧人们为了大赛正在练习抛掷,不禁让人联想到真实放牧时使用乌尔朵的画面,借对乌尔朵大赛的影像记录完成对藏族畜牧文化的“深描”。镜头一转,来到赛马节的故事,诺拉是赛马高手,如今放弃参赛五年,只为了专心教儿子骑马,继承他的赛马技艺。牧人们赛马驰骋的画面,让观众仿佛见到了古老游牧民族的身影,让人们想起了藏族人早期生活的衣、食、住、行,将历史与现实联结在一起;影片的最后,摄制组来到了山南,记录这里的桑央节。“谐钦”是桑央节表演的舞蹈,赤来伦珠则是“谐钦”技艺最高超的舞者。面对桑央节传统渐渐消失,赤来伦珠老人充满担忧,因此,他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技艺全部教给下一代。大主题与小人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文化记忆,影片借助传统民俗这一切入点,对藏族的文化记忆进行影像层面的再现,完成对文化的“深描”。
民族志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真实客观地呈现出传统民俗的现实发展状况。“深描”是以观察者想象的观察对象会采用的描述口吻来描述观察对象的文化。因此,进行田野调查和表述时,要站在观察对象的立场上,尊重观察对象的主位观点,从其视角出发,不仅要忠实地记录、客观全面地呈现其文化的面貌,还要让文化持有者成为真正的发声者。民族志纪录片借助影像媒介可以直观再现观察对象的行为、语言以及真情流露的瞬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观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刻。借观察对象之口来表达在当地人眼中对民俗节庆的看法,讲述这些民俗节庆与本地人的生活之间是怎样的息息相关。将文化持有者的主位视角与观察者的客体视角有机结合,使民族志纪录片的表达层次更为丰富,加深我们对民俗节庆地方性知识体系的认知。
如《极地》中采访赤来伦珠老人,老人回忆起桑央节的前世今生。年轻时参加桑央节的恣意洒脱,当时的盛况还历历在目。而如今,作为十二年一度的节日,桑央节由于巨大的时间间隔,渐渐在村民们的记忆里淡去。赤来伦珠老人年事已高,对于漫长的时间间隔,他忧心忡忡地说:“也许等不到下一个桑央节了。”看似是在记录一位耄耋老翁的遗憾,其实又何尝不是在表达对传统民俗文化继承的担忧呢?借助观察对象的主位视角,给观众留下了民族文化的深刻记忆。伴随着老人的回忆,纪录片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烘托,完成了一次文化“深描”。
西藏民族志纪录片借助具象真实的影像媒介,有着较语言文字更加强烈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成为保留文化记忆最好的“记忆之场”。“深描”作为界定民族志的概念,以其细致深刻成为传承文化记忆的有效方式。文化记忆借影像“深描”完成更好的叙事,展现更加真实的民族文化面貌。同时,民族志纪录片在对传统民俗的影像记录中完成了民族文化“深描”,构建了民族文化记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