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信访工作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决扛稳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加快完善信访责任体系,健全信访化解机制,统筹抓好前端预防、监督追责等关键环节,狠抓“三个聚焦”,提升信访工作质效,一批重点信访事项得到妥善解决,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今年1-6月,信访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积案化解率3项指标保持在100%,一次性化解率93.4%,重复信访率下降3.4%,全市信访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向好。
一是聚焦源头治理强化预防,打通基层信访“肠梗阻”。牢牢抓住基层这个信访工作法治化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平时抓摸排化解、关键节点抓跟进稳控,探索形成并优化升级了“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1+1+3”固原实践。在乡村两级,全覆盖建设功能型党支部和党小组,安排乡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任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任党小组组长,整合公安、司法、统战、民政等部门力量,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建设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推进“一站式”协同办理;建立问题、责任、考核3个清单,细化办理流程,落实结果运用,实现“一体化”运行管理。工作中,紧盯重点信访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实行排查化解村级“日清周结”、乡级“周清月结”制度,近两年年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万余件,乡镇以下一线%,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在市县两级,实行“清单化管理+专班化推进+驻在式督导”机制,对难度较大、乡村两级化解不了的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进行梳理汇总,近两年交办重点信访事项261项,全部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和“一事一方案、一人一专班”制度,整合力量、责任到人,一线调处、限时办结,紧盯清单、驻在督导,已全部化解,切实将信访问题预防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前端末梢,更加彰显了新时代“塞上枫桥”的实践魅力。
二是聚焦靶向监督严肃追责,织密责任落实“保障网”。坚持精准高效开展督查督导,制定了信访工作监督追责《实施办法》,将信访工作与“四防”督查和各类监督检查有机结合,创新“督查+信访”机制,落实“月通报、季调度”制度,开展信访工作规范化评查,“一竿子插到底”对办理不规范、化解不彻底的信访事项进行摸排梳理,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今年以来,先后开展“驻在式”督导2次、现场督办5次,下发督办函10份,修订完善各类告知书15项,退回责任单位重新办理“不规范信访件”39件。在追责问责上突出依法从严,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实行“纪检+信访”机制,对今年个别集体访化解工作中履职不力、尽责不够的干部,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监督追责《实施办法》的落实,给全市各级干部依法履职戴上了“紧箍咒”,进一步压实了工作责任、提升了工作效率、转变了工作作风,实现了以“严督实查”促“真抓实干”。
三是聚焦多元化解提升质效,巩固群防群治“新格局”。以群众“事心双解”为目标,高效统筹公检法司和基层信访力量,加快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信访治理大格局,持续巩固多元共治成效。紧盯中央和自治区交办的信访事项以及日常摸排出的信访重点人、案事件,充分运用诉前调解、诉源治理和领导干部带头接访、主动下访等经验做法,深化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组织律师、人民调解员常态化进驻接访大厅,抽调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信访案件办理,及时帮助群众了解法规、理顺情绪、化解问题。今年以来,通过“三调联动”方式调处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9%,解决了过渡费兑付、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一批信访难题。随着我市信访工作多元治理格局的日益成熟,一些过去群众密切关注、化解较为棘手的重点和难点信访事项得到了妥善解决,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基层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