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东京都上野公园的美术馆看展览,见到公园的一侧,有一大群人在排队,现场还放着音乐。我以为是野外音乐会,走过去一看,才发现是志愿者团体给流浪汉们分发食品。
现场估计有200多名的流浪汉,大家在寒风中排着整齐的队伍,没有拥挤,没有哄抢,默默地往前走,默默地领取一箱的方便面,然后悄悄地离开。
上野公园是一处非常特别的地方,这里的樱花大道非常有名,同时上野动物园是最早接受中国大熊猫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上野公园是日本文化的高地,国立博物馆、国立科学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上野森美术馆、东京都美术馆等都集中在这里。但是,上野也是东京都流浪汉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10多年前,我曾经在上野公园采访过流浪汉,问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其中一位流浪汉大约70岁,他住在一个自己搭建的纸板屋里,已经在上野公园生活了10几年。他说自己以前是经营企业的。后来因为公司倒闭,欠了不少钱,跟家人也闹了矛盾,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来到了东京,刚开始还打一点工,后来自己意志日益消沉,啥都不想干,就来到了上野公园,过上了流浪汉的生活。
日本社会的“流浪汉“的概念,是指在都市公园、河岸、桥洞、车站等处流浪生活的人群。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20年实施的调查称,符合这一定义的流浪汉群体,全国为3992人。
但是,日本还存在着另外一群“隐性流浪汉”,这些“隐性流浪汉“不是生活在公园或车站,而是生活在网吧。
日本的网吧既有大堂,也有单间,单间里有电脑、有空调,或有躺椅或有软性垫子,躺下一个人不成问题。大的网吧还有洗浴设施。过一夜大多只需要1500-3000日元(约70-140元人民币)。
流浪汉的生活是完全躺平,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社会救济和捡易拉罐卖钱或摆小摊为生,有些还有养老金收入,过得是“活一天算一天”的放浪自在的生活,主要以老年群体为主。
但是,“网吧难民”则以中年人群体为主,大多数是临时失业人员或因种种原因离家出走的人,他们依靠打时薪工或按日计算的临时工为主,每月几万日元的微薄收入,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
有17% 的人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或者不善于和人打交道,讨厌群体生活、喜欢自由放浪的生活。
虽然各地政府都有简易设施提供给流浪汉居住,但是大多数是过集体生活,而且设施有限,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医疗也是一样,因为绝大多数流浪汉交不起或不想交医保,所以,看病就成了问题。政府只能通过一些指定的诊所,免费给流浪汉看病派药。加上流浪汉们没有固定住所,找不到生活担保人(更多的是不愿意找),也很难申请政府低保。
所以,如何救济流浪汉?社会的志愿者团体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通过向企业募集善款、食品等方式救助流浪汉。一些企业也将尚在保质期内,但即将过期的食品、饮料通过志愿者团体支援流浪汉们的生活。在流浪汉较为集中的上野公园、新宿公园和代代木公园附近的便利店,会故意将即将过期的盒饭放在店门口附近的纸板箱上,供流浪汉们取用。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昨日我看到的分发成箱方便面的情景。
每一个国家都会有流浪汉,关键是,社会需要有一个官民结合的体系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温暖有爱的生存空间,让每一个人活得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