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名剑会有什么样影响?
时间:2025-03-13  浏览次数:663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陶伟、赵越)过去一年,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安徽省淮南市积极融入“三地一区”建设,扎实推进“五大攻坚行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居全省第2位,制造业佔工业比重提升3.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金融贷款余额等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多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数据佐証着成绩,但对淮南而言,转型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淮南坚持向绿向新向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產业创新,以產业转型带动城市转型,奋力闯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淮南市市长张志强接受人民网採访时如是说。

  一个“闯”字道出了淮南的决心。张志强表示,淮南将继续以新质生產力“茁壮成长”為题眼,推动能源產业“脱胎换骨”、新兴產业“强筋壮骨”、未来產业“星火燎原”,生產性服务业“锻长补短”,加快构建具有淮南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化產业体系。

  “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引擎。”张志强表示,淮南科教资源丰富,在淮高校和职业院校数量居全省第一方阵,是安徽除合肥外唯一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地市。

  近年来,淮南牢固树立大科技理念,一手抓“沿途下蛋”,依托两大全国重点实验室、两大中科院產学研基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政產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加快建设“安理智谷”,让“科技之花”结出“產业之果”。一手抓“借梯登高”,积极借“风”长三角,打好“融入”牌、唱好“对接”戏,高水平建设大学科技园、閔淮科创產业园、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着力构建“研发在閔行(合肥)、转化在淮南,閔行(合肥)孵化、淮南產业化”的协同创新格局,让“科创飞地”变身“產业高地”。

  去年,淮南全社会研发投入佔GDP比重、科技服务业投资增速、发明专利授权增速分别居全省第6位、第3位、第2位﹔科技型中小企业两年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实现倍增。“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让创新链和產业链无缝对接,加快把创新优势转化為竞争优势、发展胜势。”张志强说。

  淮南是中国能源之都,过去靠煤电起家,现在靠新能源走向未来。“近年来,我们坚持逐‘绿’前行,开展能源產业‘二次创业’,从新能源制造端、发电端、消纳端协同发力,着力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张志强表示。

  在制造端,构建TOPCon与异质结、钙鈦矿协同发展的光伏电池研发制造体系,以及鋰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多元布局的新一代动力和储能电池產业体系。在发电端,积极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打造“水上光伏、空中风电、地面储能”立体化新能源矩阵,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远景可达2000万千瓦。在消纳端,依托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建设零碳產业园,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推进碳交易市场能力建设,推动形成了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良好產业生态。

  去年,淮南市新能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3%,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入选全国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等多项“国字号”改革落地,让绿色成為高质量发展的靚丽底色。

  作為老工业城市,淮南產业结构偏重,正处於负“重”前行到“新”装上阵的关键期、机遇期。“我们坚持把新兴產业发展作為產业转型的关键所在,落实大兵团、阵地战、集群化要求,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4个千亿级產业集群,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特色產业集群,以產业‘新’欣向荣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张志强说。

  围绕建设新兴產业集聚地,淮南坚持增量存量一起抓,聚焦增量抓招引方面,实施招商引资突破行动,与央企省企、龙头企业、境内外商协会等共建高能级招商平台,打造“投资淮南”品牌,招引更多“金娃娃”项目。聚焦存量提质效方面,实施制造业培优促强扶大工程,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力的链主企业,推动“龙头企业—產业链—產业集群—產业生态”贯通发展。

  去年,淮南新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增速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產业增加值增长13.2%,汽车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7%、29.5%,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及动力零部件產业集群获评省级特色產业集群。

  未来產业是技术革命的“风向标”,更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突破口”。“面对未来產业的浪潮,我们积极抢佔新赛道,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完善一个產业、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个专班、一个载体、一个方案‘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加快推动现有產业未来化、未来技术產业化。”张志强表示。

  目前,淮南市正聚焦低碳能源、生命科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推进建设氢能產业基地、干细胞科技產业园、低空装备制造產业园和人工智能產业园,争创未来產业先导区,着力以未来產业开创產业未来。

  据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安徽普碳年產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一期於今年1月正式投料试车,这座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基多元醇装置的啟用,标志着淮南在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基地上迈入了新的征程。

  生產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腾飞的“翅膀”。张志强介绍,淮南市坚持像抓工业一样抓生產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检验检测、工业母机等新业态,引导金融、通讯、邮政等行业跟着城市和园区发展走,打造与制造业适配的生產性服务业集聚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开通淮南至上海、寧波铁海联运班列,建设国际物流港,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產业向新、发展提质的背后,是我们更加注重產业生态建设,全方位深层次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為经营主体赋能,為產业发展护航。”张志强说,淮南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深入实施优化為企服务专项行动,着力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从“要素驱动”向“生态赋能”升维。过去一年,淮南新增常住人口数居全省第4位,是皖北唯一人口净流入城市,市政府透明度指数、城市综合信用排名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8位,“近者悦、远者来”的生态逐步形成。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持续用力、久久為功。”张志强最后表示,淮南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往前赶”要求,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一体推动思想转变、產业转型、体制转轨,奋力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為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做好示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盛宠一婚后霸爱具体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大慈大悲(dà cí dà bēi)是这样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