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后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去向何处?化身中部战区铁血劲旅
时间:2024-07-06  浏览次数:663

  济南军区成立于1955年,这是我军军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军区。济南军区长期仅下辖山东一省,可是却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得以保留。不仅如此,济南军区还辖有我军一大王牌——“铁军”第54集团军。

  2016年2月,济南军区撤编,第54集团军去向何处?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第54集团军。想要搞明白54集团军如何化身中部战区铁血劲旅,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第54集团军军史。

  第54集团军是我军军史最为悠久的部队,这里要划重点“没有之一”。1924年11月,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组建工作正式开始。铁甲车队组建之初起点很高,领导班子配置如下:

  铁甲车队的领导班子成员,除了周士第于1955年授衔上将之外,其他4人尽皆牺牲。1925年11月,广东区委以铁甲车队为基础,抽调黄埔军校部分优秀学员为骨干,于肇庆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2师34团。

  未过多久,该部改称第四军独立团,由叶挺出任团长,此即叶挺独立团。叶挺独立团后来发展为第43军“铁军师”127师379团。第54集团军除了第43军一脉之外,还汇集了四野第44、45军的血脉,具体情况如下:

  第44军军史底蕴深厚,老底子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的八路军第3纵队和新四军第3师。至1947年8月,这两支部队已发展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下辖第19、20、21师,邓华、陶铸分任军政主官。

  第9纵队编成后,旋即参加秋、冬季攻势作战,特别是在冬季攻势中会同兄弟部队攻克四平。1948年1月,该部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7纵队,归东北野战军建制。9月,该部参加辽沉战役。

  辽沉战役胜利后,该部奉命改称第44军,原属第19、20、21师及独立第12师依次改称第第130、131、132、157师。1949年6月,第157师脱离第44军建制,调归江西军区。

  虽说第44军撤编多年,可是其所属各部历经多次裁军,基本上都以各种形式保留了下来,在此笔者不做过多赘述。这在我军军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第45军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该部主要来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军区和陕甘宁边区进军东北的部分部队。1947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在热河省赤峰地区(今属内蒙古)成立。

  尔后,第9纵队参加了东北1947年秋、冬季攻势作战。1948年1月,该部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9纵队,隶属于东北野战军建制。9月,该部参加辽沉战役。

  辽沉战役胜利后,该部奉命改称第45军,原属第22、23、24师及冀热辽独立第4师依次改称第133、134、135、158师。1950年4月,第158师脱离第45军建制,调归广州市公安司令部。

  1952年8月,第133师调归第46军。是年10月,第45军撤编,军部及第134师、第135师与第44军130师合编为第54军。1953年2月,第130师先期进驻朝鲜铁山半岛。尔后,第54军各部陆续入朝。第54军虽是后起之秀,可打仗不含糊,在金城反击战中表现不俗。

  1958年5月~7月,第54军分批次回国,驻防重庆,隶属于成都军区。1968年9月,第54军移防云南下关(今大理市),转隶昆明军区。1969年10月,第54军移防河南新乡,转隶武汉军区。同年12月,第54军各师重新编排番号,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979年2月,第54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历时26天,转战400余公里,战斗纵深80公里,歼敌2085人。

  1985年6月,武汉军区撤编,第43军随之列入裁军名单。同年10月,第43军所属一部调入第54集团军。

  经调整,第54集团军成为了济南军区的一面旗帜,后与第38、39集团军并称“三大王牌集团军”。进入九十年代,我军以“精兵、合成、高效”为建军目标,于1998年拉开了体制编制调整的历史序幕。

  在此背景下,第160师改编为摩步第160旅,坦克旅与第20集团军坦克第11师对调建制。2000年8月,高炮旅改称防空旅。2003年10月,摩步第160旅在新一轮体制编制调整中撤编。

  2011年11月,装甲第11师拆分为装甲第11旅、机步第160旅。2016年2月,济南军区撤编,第54集团军转隶中部战区陆军。2017年4月,第54集团军番号停用,启用新番号第83集团军。

  第83集团军编成内,基本上保留了原第54集团军装甲第11旅、炮兵旅、防空旅的火种。笔者留意到,网上盛传第162师转隶第81集团军,改称合成某旅,第54集团军血脉没留在第83集团军云云。

  实则不然,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说法。综合上文,我们不难发现,机步第160旅虽继承了“160”番号,可已经与第160师关系不大,而第161师已经撤编,血脉也是十不存一。至于“铁军师”第127师,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第54军的嫡系血脉。

  在此背景下,第162师成了第54军唯一的血脉,该部“猛虎团”486团(原第135师405团)恰恰是第54军血脉的代表。该部在衡宝战役中,凭借一己之力冒雨急行军160余里,截住了桂系王牌第7军的军部和直属队。

  彼时,大部队尚未达到,第405团全团上刺刀与敌血战,直至兄弟部队赶来增援,为全歼第7军创造了战机。战后,第405团被授予“猛虎扑羊群”锦旗一面。至此,“猛虎团”绰号享誉全军,也就有了后来的“猛虎师”第162师。

  据军报披露,第83集团军某特战旅前身在“因出色完成穿插任务,荣获‘猛虎扑羊群’锦旗”,这也证实了笔者的推测:第486团在军改后,由传统的步兵团扩编为特战旅。第83集团军除了保留了第54集团军大部,大概率整合了以下英模部队的血脉:

  综合来看,第83集团军汇聚了第20、38、54、65集团军的血脉,堪称中部战区铁血劲旅……此所谓“悠悠军史不绝,赫赫战功不朽”,来自五湖四海的英模部队,赓续红色基因,为新型陆军建设增色不少。




上一篇:10名军人丧生以媒说以军遭遇损失最惨重一天   下一篇:小米10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