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济南章丘区就发生了这样一件离奇事:一位女士从银行取了5万元现金,没想到其中竟有3万是假钞!这位女士当场就懵了,银行却坚称自己没问题。
她说,8月17日,她从当地一家银行取了5万元现金。当时银行工作人员清点完钱后直接装进信封交给了她,她也没有当场验钞就拿走了。
谁知8天后的25日,文微准备用这笔钱发工资时,竟然发现其中有3万元是假钞!而且还是非常高仿的假钞,连验钞机都无法识别。
然而,银行方面却坚称自己没有问题。他们表示,ATM机和柜台都有验钞程序,不可能出现假钞。银行还调出了当天的监控视频,证明工作人员操作规范,没有任何问题。
这件事很快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同情文微,认为银行应该负责。也有人质疑文微的说法,觉得可能另有隐情。
根据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在收付现金时必须逐张清点、鉴别真伪。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有疏漏。尤其是在客流高峰期,工作人员可能会因忙碌而降低警惕。
另外,即便是先进的验钞设备,也可能被高仿假钞骗过。近年来,不法分子制造的假币越来越高级,有些甚至能骗过普通验钞机。
2015年,广东就曾破获一起特大制假案。主犯彭大祥制作的假币能骗过大多数验钞机,甚至连银行工作人员都难以辨别。这些假币流入市场后,确实给一些银行和商户造成了损失。
所以说,银行出现假钞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概率很低。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银行一般会积极配合调查,而不是一味否认。
她取了5万元现金却整整8天没有查看,这有点不合常理。一般人取这么多现金,多少会点一下数目。即便不当场点,回家后也会检查一下。
其次,她说假钞连验钞机都识别不出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超级假钞,那就更可疑了。因为能骗过银行验钞机的假钞,普通人很难获得。
为什么偏偏是整整3万元是假的?如果是银行疏忽,出现几张假钞还说得过去,但3万元假钞未免太多了。
这些疑点都让人不禁怀疑:这笔钱真的是从银行取出的吗?会不会是文微从其他渠道得到的假钞,想栽赃给银行?
当然,这只是推测。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们不能妄下定论。但警方在调查时,肯定会考虑这些可能性。
遇到疑似假币,千万不要自作主张销毁或再次使用,这都是违法行为。正确做法是及时报警或送交银行鉴定。
诚信为本,远离假币。无论是制造、持有还是使用假币,都会受到法律制裁。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持有、使用假币超过4万元就可能构成犯罪。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让更多人提高警惕,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毕竟,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假币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