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军改,除了陆军开启了合成化,并裁撤了很多集团军外,很多以前属于部队管辖的队伍也退出了部队序列。比如说武警消防部队,退出武警序列后被并入了应急管理部门。
首要原因是当时军改的大前提,那就是“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这个大前提是为了保障明确各队伍和部门的职责和管理,确保不会出现踢皮球,或因为队伍管理权起争端的情况。
就以消防武警来说,以前武警消防部队既归地方政府管理,又归公安部管理,而公安部归国务院管理。因此武警消防部队在军改前受到了国务院和地方的双重管理。
如果公安部和地方政府在消防部队执行任务时有不同意见,那又该听谁的呢?而火情这东西可是十万火急,稍不注意就可能扩大险情,造成更严重的损失。所以这种指挥关系不清的情况很容易在关键时刻造成严重影响。
以前的武警总部在1995年时进行了一次改革,成为了一支由政、军共同领导的队伍,也就是同时受到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管辖。到了2017年军改后,武警彻底成为了一支军队,受中央军委和党中央的管辖。
以前的消防员属于军人,既然是军人那就有退伍。因此军改前的消防部队相当的年轻化,除了少量士官,多数都是义务兵。而义务兵的服役年限通常只有2年,2年一到就得退役。
而且消防兵还有入伍年龄上限,最高入伍年龄不得超过25岁。如果是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可以放宽到27岁。从总体上看,当时大多数消防员的年龄都不超过27岁,只有少量士官属于“高龄消防员”。
以前的消防员大多数都是服役两年,然后在刚刚积累起经验后退役。从保持队伍的长期年轻化上,消防部队归属武警做得很成功。但同时武警消防部队里又大多数都是没啥经验的年轻消防员,这对于消防员的专业化非常不利。
当初消防员采用现役制,就是为了保证消防员队伍的年轻化。因为那时候是60年代,别说是消防经验了,就连正经的消防设备都没几件。所以对于当时的消防队伍来说,保证部队的年轻化是提升消防能力的唯一方法。
此外当时消防队伍采用现役制还有节省经费的原因在里面,毕竟那时候苏联刚撤走援助没几年,国家还得节衣缩食还贷款,到处都需要钱。以现役制来建设消防体系,一方面能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另一方面能减少投入成本。
但不管怎么说,当年武警消防部队采用现役制只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随着现代消防体系的完善、消防工具的进步以及国家经济能力的提升,再用现役制去建设消防体系就不合适了。
现役制只能保证消防队伍的年轻化,不能保证它的专业化。所以为了建设一支职业化的消防队伍,武警消防部队就此裁撤,并入了应急管理部门。
以前消防队伍隶属于武警,还让上级的部门在管理时相当麻烦。毕竟摸步枪的和摸水枪的在管理上肯定不一样,光是内部的人员变动都是一个大麻烦。现在让应急管理部门去管消防队伍,也算是专业的部门管专业的队伍了。
首先是工资,相较于现役制时期,现在的消防员在工资上肯定要高很多。以前的消防员在没有成为士官之前没有工资只有津贴,每个月是几百块钱。现在的消防员,入伍第一年工资就和士官差不多了。
其次就是五险一金,在部队上不需要缴纳五险一金,相关社会保障以军龄计算。现在的消防员则需要缴纳,缴纳的金额和在其它正常公司差不多。从五险一金的角度考虑,消防员的待遇是降低了。
最后是假期。消防员虽然采用不定时工作制,但假期还是有的,为每个月8天,也就是周六、周末放假。从假期角度考虑,消防员的待遇有所提高,毕竟参军入伍后很少有假期。
当然,不同的单位假期也不一样。因为岗位的特殊性,有些地方的消防队伍要是人手不足,假期也会相应的减少,换成加班补贴。有些单位人手充足,假期通常都会足额。还有些单位是勤一休二制,也就是连续工作24小时,然后休息48小时。
除了待遇的改变,消防员还有很多地方能看到当初采用现役制的痕迹。比如伙食和生活用品,消防队伍依旧像以前现役制一样免费为消防员提供,标准和现役部队一样。再比如体检,消防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体检,标准也和现役部队一样。
另外在党组织的管理上,消防队伍也没有改变。以前消防队伍采用现役制的时候,武警消防部队和军队一样,讲究党委建在连队上。现在武警消防部队裁撤,消防队伍的结构出现了很多变化,党委组织也有相应改变,但相关党组织并没有放弃在消防队伍中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