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大不了的英文网友如何看?
时间:2025-04-05  浏览次数:663

  据外媒报道,近日,欧洲议会呼吁欧盟各成员国增加武器装备联合採购,尽快减少对非欧盟国家的装备依赖。此举被视為欧洲加强防务自主的重要举措,将对欧洲防务能力建设產生重要影响,引发外界关注。

  欧洲议会发布的公告显示,联合採购能够降低成本,加快交付速度,并為欧洲工业发展带来更多稳定性与可预测性。外媒认為,欧盟此时重提联合採购,背后有诸多因素。

  首先,美国战略调整带来消极影响。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要求欧洲国家承担更多防务责任。3月上旬,美国宣布暂停对乌克兰军事援助,随即切断对乌军F-16战斗机的电子战支持,以及对“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定位信息共享,致使这两种武器暂时失效。这一情况引发美国盟友对未来遭遇类似“制裁”的担忧,促使欧洲国家重新审视武器装备採购战略。

  其次,武器系统标准不一形成制约。近日,欧洲议会议长梅索拉指出,不同规则和标准的武器装备系统严重阻碍欧洲防务建设进程。数据显示,欧洲目前有178种主要武器系统。以主战坦克為例,欧洲国家主要装备法国“勒克莱尔”、德国“豹”2、波兰PT-91等17种主战坦克。繁杂的型号推高了装备研发、生產和维护成本,还容易形成技术壁垒,增加未来战场后勤保障难度。

  再次,欧洲资源外流存在隐忧。2024年9月,欧洲央行发布的《欧盟竞争力报告》显示,2022至2023年,欧盟国防装备採购总支出的78%流向非欧盟供应商。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至2024年,北约欧洲成员国武器进口额较上一个5年增长105%,进口总额64%来自美国。欧盟国防和航天专员安德留斯·库比柳斯表示,“欧洲拥有强大的集体国防工业能力,却未能很好利用,导致资源外流。”

  為应对未来风险挑战,欧盟提出以“更好、更联合、更欧洲化”理念开展武器装备採购,推动更多成员国参与欧洲战略项目,具体採取以下举措。

  一是突出政策牵引。為改变欧洲武器装备採购“各自為战”的局面,欧盟从顶层政策入手,陆续通过多个法案、出台多份文件,引导成员国联合採购。2023年,欧盟紧急通过《支持弹药生產法案》,其中重要内容是支持成员国联合订购弹药和导弹。其后,欧盟出台《通过共同採购加强欧洲国防工业法案》,鼓励成员国在欧洲范围内加强联合採购,减少採购过程中资源过度分散、採购流程过於繁杂等问题。2024年,欧盟发布《欧洲国防工业战略》,提出将联合採购比例提高至欧盟採购物资的35%。今年3月19日,欧盟首次推出防务未来白皮书,明确提出打造一个真正的欧洲防务装备市场,实现欧洲军工自產自购。

  二是扩大资金支持。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投入3.1亿欧元(约合3.36亿美元)专项资金用於武器装备联合採购。欧盟安全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24年,欧盟27个成员国国防支出约為3260亿欧元,同比增长17%,武器採购支出达1020亿欧元,约佔总支出的30%。最新出台的“欧洲重新武装计划/2030年战备计划”表明,欧盟将投入超过8000亿欧元,帮助成员国增加预算外的国防开支。其中,欧盟委员会将在资本市场筹集1500亿欧元防务贷款,用於助力成员国开展武器装备联合採购。

  三是发展重点领域。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围绕防空反导等领域进行联合採购。2024年底,法国、比利时和西班牙等9个欧盟成员国决定向欧洲导弹公司联合採购1500枚“西北风”-3近程防空导弹,强化陆基反导能力。今年3月,法国、英国和意大利3国向欧洲防空导弹公司联合订购218枚“紫苑”防空导弹,提升海上防空反导能力。最新出台的欧洲防务未来白皮书提出,欧洲将在防空反导、火炮、弹药、反无人机、新兴领域技术和战略支撑等7个关键领域加强联合採购。

  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共同作用下,欧盟加强武器装备联合採购看似前景良好,但安全专家分析指出,欧盟要实现欧洲范围内联合自主採购,仍面临诸多难题。

  短期内与美国装备脱鉤困难。一方面,欧盟无法制造武器採购清单中的部分產品。例如,在战斗机领域,欧洲国家尚未成功研发五代机,六代机项目又进展缓慢,欧洲多国採购美制F-35战斗机。另一方面,欧盟从美国採购的武器装备高度依赖美国情报和通信支援,如“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P-8反潜机等。

  欧洲军工產业整体能力存疑。冷战结束后,欧洲军工產业逐渐衰落,难以迅速恢復生產和增加產能。如德国莱茵金属集团曾表示,坦克装甲专用钢需要数月交付,而部分坦克生產所用的电子元件交货时间达24个月,反映出欧洲军工產业在供应链、熟练技术工人等生產关键要素方面均存在问题。

  採购背后利益关系復杂。由於政府需对本国国防產业和经济利益负责,欧洲多国在前期採购中与欧洲以外国家形成利益共同体,开展本土化组装或配给。如罗马尼亚和韩国签订约1.3万亿韩元(约合9亿美元)K9自行火炮合同,包含关键技术產权转让和本土化组装,这是欧洲联合採购难以提供的。有评论指出,从经济角度看,联合採购有利於法、德、意等强国军工发展,对部分欧洲国家并不友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疫(yì)粘(zhān)凋(diāo)到底什么情况?   下一篇:关于道德观察孽缘下背后真相是什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