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区夯实党建“神经末梢” 引领基层治理
时间:2019-12-07  浏览次数:663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们小区的邻里关系是最贴切了。”今年50岁的钱连英家住乍浦镇多凌景苑小区,她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小区是住对门都不打招呼的,如今小区每个楼道的邻里都亲如一家人,一家有事家家来帮。”

  多凌景苑小区邻里关系这般融洽,居民都引以为豪。环境整治装扮一新、特色文化植入楼道、结对帮扶困难家庭、组织邻里联谊活动、关注民生热点难点……他们说,这都要归功于楼道党支部建设把党员群众凝聚起来、带动起来,使邻里互助、民主自治成了常态,小区构建起了建设“同一个家园”的和美路径。

  哪里居民有急事难事,哪里就有楼道党员的身影。在多凌景苑小区,楼道党支部建设已深入每位居民的心坎里。这么接地气、办实事、受拥护的楼道党支部,是如何建立的呢?

  今年初以来,嘉兴港区积极开展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一方面全面贯彻“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一方面结合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将农村支部建到自然村落、社区支部建到楼道等最小单元,进一步夯实党的肌体“神经末梢”,打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奏响了一曲基层党建引领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和美乐章,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多凌景苑小区所在的南湾社区有党员128名,以前分为3个网格,各建1个支部,支部书记由社区党委成员兼任。“每次召集过组织生活,支部书记在微信群里发消息,60多个党员要一个个打电话通知,经常是打通几个算几个,到会率低。”南湾社区党委书记沈敏说,“社区干部分管多个条线工作,兼职支部工作感觉力不从心,特别遇到与条线工作和中心工作冲突时,支部工作就被放在一边了。”

  同样的情况在乍浦镇18个村(社区)都普遍存在。尤其像黄山村这样由陈山、牛桥、王家、黄山几个村合并而成的大村,160多名党员分散居住在各自然村落,尽管设立了党小组,但面对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无论是在党组织生活还是发挥党员作用方面都很有限。

  “大支部、难沟通、缺活力,这给我们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港区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卫根表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今年港区党工委提出了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想,在南湾社区、黄山村完成试点的基础上,18个村(社区)由原来的“一网格一支部”调整为“一网格N支部”,下属支部数由原来59个优化到120个。至此,港区村(社区)党员们有了一个新的“家”,优化后的村(社区)下属支部地域相邻、人文相近、活动灵活、便于管理,一个支部一般不超过15名党员。

  港区坚持将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作为此次基层党组织优化的重中之重。记者了解到,经过民主选举,全镇共有62名非两委班子成员担任村(社区)下属支部书记,他们中有个体工商户、有退休老党员、有企业职工,虽然职业不同,但都是党性原则强、党建工作热情高、群众威信好的基层党员。

  经营着一家婚纱摄影店的钱莲英平时热心公益,作为一名素质优、威信高、能力强的党员,她担任起了南湾社区第二网格第五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三会一课’是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基本制度安排,接手支部工作后我首先从组织开展各项组织生活入手,将15名党员全部纳入小区党支部的统一教育与管理。”钱莲英回忆起当初给支部内的其他党员一遍一遍打电话,苦口婆心动员他们参加组织生活的不易,“万事开头难。现在,我们每月5日的党员学习日、15日的走访日、25日的志愿者服务日,支部里的党员都会千方百计协调好日常工作和家庭事务来积极参加,为了方便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我们也作了一系列探索,让党员愿参加、想参加,有收获、见实效。”

  自港区村(社区)党组织优化后,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支部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制度上更加规范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的党员到会率提升了18%,普通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建好一个组织、选好一位书记,目的是发挥好‘两个作用’、凝聚一方群众,让党组织和党员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党组织的“带头人”,钱莲英和其他新上任的“草根”书记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把自身的影响力转化为服务力,搭建起面对面、心贴心服务居民的“连心桥”。

  85岁老党员祝根源家住多凌景苑,不久前,他家的空调外机被高空坠物砸坏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楼道支部书记钱莲英。“以前有了事情只能找物业、找社区,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因为管不过来。现在好了,我们身边就有党组织,有了真正帮居民谋利益、解困难、化纠纷的‘当家人’,党员在群众身边发挥了作用。”老祝对楼道党支部夸赞不已。

  一件件实事,印证着居民的感受。今年9月,马家荡村群众向村落党支部反映,王厅38号到孙家门21号间300多米道路没打通,居民出行不安全。村落党支部及时向上汇报并提出建议,推动群众诉求得到解决;同样是9月,天妃西苑121幢的居民向楼道党支部反映,新建的停车位尺寸不合理,影响居民停车。经现场勘查后,施工单位马上进场整改……今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港区这120名下属支部书记带领党员上门入户,收集民情民意170条,解决百姓诉求165件,同时还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尤其是困难群众、老人、残疾人士等最需要帮扶的对象。

  在雅山社区,优化后的第七、第八、第九3个党支部34名党员,自觉带头发动居民参与环境整治,并启动了“党员责任田”项目,承担了公共绿地日常监管和维护的任务,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在四牌楼社区,第一支部书记谢群是保洁公司的负责人,他带领支部党员清洁老旧小区楼道卫生,组织党员为困难家庭捐款……“群众看到了支部优化后党员精神面貌的可喜转变,村落党支部、楼道党支部在群众中间的威望也日益增高。”张卫根认为,如今,支部党员真正起到了战斗堡垒和先进模范的作用,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成了基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草根’书记带领党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天天在群众身边宣传政策、引导舆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在环境卫生整治、生活垃圾分类、法律宣传、政策落实等各项服务中心工作中处处发挥积极作用。”黄山村党委书记徐卫东说,得益于村落党支部的建设,今年该村顺利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投诉事件,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小区,楼道党支部的党员既是楼道居民中的一员,更是居民里的先进分子,他们最了解民心民情民意,他们反映的、建议的往往正是群众的心里话。在小区,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日久天长,楼道党支部也由此成为增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层的有效形式。从密切邻里关系着手,多凌景苑小区在建设楼道党支部的基础上着手实施了“多彩凌里”楼道自治项目,开启了具有多凌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

  “我们在每个楼道配选一名党员或者群众骨干担任楼道长,楼道长是社情民意收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群众工作监督员、中心工作示范员、美丽环境守护员。”南湾社区党委书记沈敏介绍,多凌景苑小区把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阵地放在楼道中,通过党员带党员、党员带群众,从社区教育、文化、自治等方面着手,开展楼道特色活动。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该小区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楼道邻里纠纷自己调、公共事务大家管、环境保护同参与的民主自治格局。

  “以前是我们党委布置任务,楼道党支部下来抓落实;现在楼道党支部成了‘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的领导核心力量,他们纷纷找准了群众关注的焦点,把党的领导有效融入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中,有效发动和引领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党的领导与群众日常生活同频共振。”沈敏说,面对楼道党支部带领下老百姓高涨的自治热情,社区“大党委”也积极做好调整,在发挥基层治理中总揽全局、统一部署、协调各方作用的同时,全力为楼道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做好服务、提供保障。

  同样,在港区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中山花苑,楼道党支部带领党员成了小区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走一走”“说一说”“做一做”,中山花苑的党员、楼道长、居民骨干、共建单位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自治。

  “推进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在于为百姓幸福‘加码’。”张卫根表示,下一步,港区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多方参与、多元共享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把“党建引领”的先锋根须扎下去,让党员干部在引领社会治理上树起好标杆,真正实现了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的目标,全力争当区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让辖区居民体味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一篇:海普瑞拟发行H股 开启“A+H”时代   下一篇:2019国产最良心游戏?1个人做的Steam游戏腾讯网易都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