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刺探任务怎么做可以这样理解吗?
时间:2023-01-13  浏览次数:663

  我之前读过他的《孔子大历史》。讲孔子,也通过孔子去勾勒那个时代。好读且有创见,令人印象深刻。

  其中当然免不了推论和猜测,但作者都能做到自洽,而且很有说服力。即使不能成为定论,也可备一说。

  和一般的历史研究不一样。在这本书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激情。他受到了冲击,心中有许多疑问,然后通过研究和书写,去回答这些疑问。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于人祭完全不了解。只知道上古时期有殉葬制度,但并不知道人祭的场面是如何残暴。

  或许正是为了给读者来一个冲击洗礼,作者在《引子》中用非常具有现场感的文字复原了一场殷商晚期的人祭仪式。

  这是一个三层的祭祀坑,每一层之间用陶片、土块和朱砂隔离。书中配有平面示意图,再配合着作者冷静的文字,阅读的效果相当可怖。

  按照顺序,“第一轮杀了19人,身首完整的只有两具,被砍掉小腿或脚的有五具……”“接着开始第二轮杀人。这次至少杀了29人,身首相连的尸骨19具,单独的头颅9枚……”“然后是第三轮杀人。这次杀了24人。”

  被作为人牲祭祀的有成人,也有儿童。他们有的尸身完整,有的被砍去了腿脚,有的被分尸,有的只剩头颅,身体的其他部分在仪式上被分食了。

  这样一个「现场教育」,实在令人震惊。而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么可怖的人祭行为,在周朝之后就绝迹了。并且,后人对商朝普遍存在的人祭现象似乎一无所知。直到我们发现了甲骨文,有了考古发掘,才认识到这一切。

  作者认为,这个改变在于周人。李硕感兴趣的是,这是怎么办到的?以及,如何办到的?当然,还要追问,为什么周公要这么做?

  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向上追溯,商朝如何取代了夏?商人从何而来?他们的政治、文化是怎样的?恐怖残忍的人祭宗教,为何盛行?甚至再往上,华夏文明的源头在哪里?

  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如果研究明清史,可以有大量的文献支撑。但春秋以前的历史文献实在少得可怜。虽然《诗经》《尚书》等古书中有一些记载,但其可靠性并不稳固。

  作者在这里做了很多有趣的推论。他认为,夏朝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得益于两种技术的传播,一是水稻种植,二是青铜冶炼。

  水稻种植需要比较大规模的共同体,统一规划施工,有利于国家的形成。但是,以前大家都认为夏人主要的粮食是粟米,和水稻不相干。

  李硕通过对二里头遗址浮选碳化粮食颗粒的统计,引入“千粒重”的概念,指出二里头出土的稻米数量应该是粟米的四倍,由此推论二里头人的主食是水稻。而大禹治水的传说,很有可能是改造湿地,开发平原。

  这是因为,那时人们还没有明确的善恶观念。人们认为鬼神会随时、随意给任何人降下灾难,大到灾荒战乱,小到生活中的不如意,都有鬼神在背后操纵。所以要获得鬼神的恩宠,就需要祭祀。

  「其他文明人祭宗教的消亡,都源于外来文化的干预,罗马人后来皈依了基督教,传统的阿兹特克宗教被西班牙殖民者的天主教所取代,殷商则不同:周灭商后,人祭被周人消除,但周人并未开创一种新宗教,而是采用世俗的人文主义立场,与极端宗教保持距离,不允许其干预现实生活。这奠定了后世中国的文化基础。」

  在三千年前的古人类文明中,只有华夏独自走出了神权的掌控,成为一个「异类」,这是一种过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续到今日。

  同时,有一件事,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就是文王被纣王拘禁。我们上学时都背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作者认为,《易经》并非文王专门编写的算命教材,而更像是他自己的练习簿,里面有大量的私人琐事。而《易经》的终极目标,就是翦商。

  “周公吐哺”这个典故,我们都知道。意思就是周公经常会吐出自己正在吃的饭食。后世人的解释是周公忙于招贤纳士所致。但作者认为,这是源自他和兄长在殷都营救父亲,被迫吃掉兄长的肉酱,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作者认为,正是因为周公经历了这种可怖的事件,才迅速废除了人祭宗教,并抹去了与此相关的的文献与记忆。

  并且,他重新定义了「德」。此后,王朝更替是因为末代君王德行缺陷的观点才深入人心。对于商人祭祀的对象上帝,周公也用天的概念来代替它,从而开创了和平、宽容的「华夏新文明」。

  李硕甚至猜想,多年以后,孔子可能也了解到了这段黑暗的历史,但他继承了周公的意志,再一次确认了华夏文明的核心。

  对于中国历史,我了解的非常粗浅。对于上古史,更是如此。不好意思的说,我对商周之际的认识,大概都来自于《封神榜》。

  这本书正本清源,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华夏文明之所以成为华夏文明的决定时刻,更让我们看到了之前漫长的黑暗时代。

  虽然书中仍然免不了许多猜想,但读完这本书,心中至少有了一个更稳固的框架,去面对遥远中国的真相。




上一篇:关于未来日记第二主题曲究竟什么原因?   下一篇:有关昆山花桥常发香城湾可以这样解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