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山西——《太原南城区志
时间:2023-04-30  浏览次数:663

  修志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地方志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太原市图书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地方志等特色文献的收藏,拥有品类齐全、数量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志馆藏,其品种与数量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

  时值壬寅新年,太原市图书馆特别推出“‘志’说山西”主题栏目,通过“读志”、“用志”、“传志”的方式,让山西地方志“活起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三晋方志的同时,畅游美丽山西。

  太原市南城区是宋建太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这座千年古城改朝换代,历经沧桑,上湖千年以前的唐明镇,既是南城地区的维形,亦是宋建太原城的前身。南城区是太原市所辖三大城区之一,位于太原市区之南,故名南城区。区政府下设柳巷、文庙、庙前、迎泽、桥东、双塔、坞城、北营、老军营等九个街道办事处,335个居民委员会。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原南城区的柳巷、文庙、庙前、迎泽、桥东、老军营6个街道和原南郊区的孟家井、郝庄(不含狄村)归属迎泽区。原南城区坞城、双塔、北营和原南郊区亲贤、黄陵、狄村属小店区。

  《太原市南城区志》共二十一卷,主要介绍了建置环境、街道、人口、交通邮电、商业、饮食服务、工业、财税金融、城建城管、经济管理、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政务、公安与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民情风俗、人物。

  南城区位于大原市市区南部,故名。城区北以桃园三巷、新建路、府西街、解放路、鼓楼街、柳巷、南肖墙、杏花岭、建设北路、五龙口等自然街为界,与北城区的三桥、鼓楼、杏花岭等三个街道办事处毗邻;东南部与南郊区的伞儿树、郝家沟、王家坟、南坪头、郑村、武宿、黄陵、北张、王村、亲贤等村交叉环邻;西部滨邻汾河。面积为77.27平方公里(含与郊区交错区域在内)。

  南城区坐落在大原市中南部汾河以东的河谷平原,地面平坦,微向西南倾斜,地势北高南低,属晋中盆地(即太原盆地)的北端,由冲积平原组成,地面海拔高度为 800 米左右。地理位置座标为东经 112°41”,北纬 37°51。

  民国年间,今南城区境内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状态。据 1919年(民国8年)1月统计,是月,境内出生461人,死亡 606人,另有死产226人。1949年全区人口为6万。50年代,辖区逐渐扩展,新建和迁入工厂、学校,大量职工及其家属在区内落户,形成迁入高峰。同期,人口出生亦持续增长,到1960年,全区人口猛增5倍以上,达34万。

  自70年代逐步加强计划生育和机械增长双控制以来,人口盲目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1996年底,全区人口达62万。

  区人口年龄总趋势是少儿系数进入年老型,老年系数处于年轻型,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处于成年型。年龄构成属于成年向老年过渡型。平均预期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左右,提高到1990年的76岁以上。

  区内人口社会文化为:受教育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文盲、半文盲比重不断下降,人口文化素质逐年提高。1964年人口普查,小学以上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64.16%,1990年人口普查,小学以上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87.24%,比1964年增加 23.08个百分点。

  北宋时境内大南关已形成手工业和商业的汇集区域。明时又有发展。当时大南关一带,曾有“蔽天光发地脉”之说,同行商铺往往聚集在一条街上,街道即以各种行业命名,如剪子巷、酱园巷、柴市巷、豆芽巷、炒米巷等。同时商业资本日渐成长,出现了粮行、油行、布行、药行、菜行、酒行、鞋帽行、典当行、银行等同业公会统称十大行。庚子赔款(1900)以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洋货流入市场,光绪33年(1907)正太铁路通车,境内和外埠的经济交往逐渐扩大,洋灯、洋油、洋布、洋火、洋林子、洋车子等商品逐渐风行起来,洋货行成为晚清市场上最发达行业之一。

  宋初,随着手工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境内的饮食服务业日见兴盛。明末清初,已开始形成专营某一类食品的街道,如“馒头巷”“牛肉巷”“炒米巷”等,还出现了少数民族风味的饭馆,以“头脑”驰名的清和元饭店就是这一时期开业的。手执“唤头”,走街串巷,给人剃头梳辫的理发匠也开始出现。清朝中叶,出现了粮行、酒行、油面行等行业公会。各种饮食、服务业店铺、摊点相继增多,饮食业经营的品种,以各种面食、稀饭、烙饼、馄饨、酪糟、油糕和包子 饺子等以及各种菜肴为主。

  民国初,正太铁路通车后,火车站附近的旅店、货栈、车马店和各种饭店、酒肆比比皆是。当时的饮食服务业大多数聚集在火车站、柳巷、钟楼街、桥头街一带,如正太街上的“山西大饭店”、“豫春园”,柳巷的“正大饭店”、“晋谷香”、“晋隆饭店”、“便宜坊”等。红市街上的“四美园”、“呜盛园”,钟楼街“林香斋”,桥头街“认一力”,南仓巷的“清和元”,首义门街的“义成园”、“槭风楼”、“义盛园”、“聚春园”、“礼和饭庄”,东米市的“新美园”,皇华馆的“甸香榭”、“西湖园”,帽儿巷的“香积园”,海子边的“晋瀛食堂”等等。

  解放后,百废待兴,政府积极扶持私营饮食服务业,1956年饮食服务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同年8月,从上海、天津等地调来厨师、理发师、洗染织补技师等204人,充实了国营饮食服务业的技术力量。1961年,广大职工学业务,练技术开展了自下而上的业务技术大比武,饮食服务行业评出技术能手30名,先后创办了“理发”培训班,“实习饭店”,培训出了一大批厨师、技师,挽救了一些濒临失传的名特产品制作技术,命名了太原“十大名吃”。

  城区的工业源于手工业,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开始用铜铁制造兵器、农具。唐代晋府店生产“并州快剪”闻名全国。诗人杜甫曾有“焉得并州快刀剪,剪去吴淞半江水”的诗句。宋朝手工业更为发达,尤以冶炼和铸造出众。明、清时期,主要有刀剪、鞋帽、酿造等行业,生产铜锅、蜡台、香炉、鞋帽等。1912年(民国元年)以后,由于受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于1910年在桥头街创立第二家机器铁工厂,为晋新书社加工修配机器零件,成为太原市私营机器工业的幼苗。1912年后逐步形成机械、粮食加工、服装鞋帽、卷烟、造纸、衡器、纺织、印染、竹木制作、冶炼铸造等行业。抗日战争开始后,境内手工业遭到破坏,发展缓慢。到太原解放前,境内工业仅有晋华卷烟厂、太原面粉厂、晋兴企业公司所属化学厂、电机修造厂以及私营工业共338家。

  大原市南城区是中国共产党山西地方组织的摇篮。早在 1924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的组织。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进行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太原市南城区委先后和民革(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盟(民主同盟)、民建(民主建国会)、民进(民主促进会)、农工(农工民主党)、九三(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一道领导或参加人民政协和人民政权的各项工作。1979年以后,中共南城区委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区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加强自身建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为振兴南城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万历21年(1593),境内开办“三立书院”(晋阳书院),嗣后,相继开办崇修书院和汉山书院,民间设有儿童启蒙教育的塾学和义学。

  清戊戌变法后,书院改为学堂。光绪27年(1901),境内成立我国最早的一所农林专业学堂山西公立农林学堂。翌年,成立山西大学堂,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法政专门学堂等12所新式学堂。光绪34年(1908),境内开办第一

  辛亥革命后,学堂改为学校,境内小学教育执行山西省行政公署颁布的《实施义务教育程序》,太原作为义务教育实验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五四”运动前,境内有两所中学,即公立阳兴中学和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后,广大知识分子发起教育救国,纷纷捐资办学。1922年(民国11年),山西大学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晋籍毕业生以及留日归国学生兴办私立学校。

  “七七事变”前,太原共有8所大专院校、11所中学、2所中专、1所职业学校、14 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均在境内。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入侵太原,原有的中、小学校全部停办,各大、中学校纷纷南迁。1938年(民国27年),日伪政权着手恢复学校,废“国民学校”名称,立“新民学校”牌子,开设日语课,施行奴化教育。解放前夕,境内只剩8 所中学、1所职校和11 所小学。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旧学校,改造旧教育,学校面向工农兵及其子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到1956年,境内有大学1所、中专2所、职校1所、中学8所、完初小28 所、幼儿园 13所。

  南城地区文化遗存丰富,从古至今是并州古城的文化中心。境内有清真寺、纯阳官、文庙等风光胜迹;有太原最古的关帝庙、《崇德庐帖》石刻等文物古迹;有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孙中山纪念馆等革命圣迹。有明皇洪武、清皇乾隆的御笔碑刻;黄庭坚、赵孟頫、王义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傅山等历代着名书法家的真迹。清道光年间,大原第一家刻售兼营的浚文书局在桥头街设立。清末,太原第一座剧场“八旗”会馆在校尉营开设。1919年(民国8年)6月14日,在基督教青年会(今五一路)放映了《瑞典国之湖景》、《艺术家之怪梦》《打猎者之误会》三组外国纪录片,开创了山西电影放映活动的先河。1926年(民国15年),太原第一座有固定座席的并州电影院在首义街(今五一路)创建。1935年(民国24年)5月,在山西大戏院(南仓巷)首次映出有声电影《新婚的前夜》。民国时期,以丁果仙和张宝魁(艺名筱吉仙)为首的两个旗鼓相当的晋剧班子以及应邀来并的诸多京剧名角,都在境内鸣盛楼、承庆园、新化等剧院演出。新中国建立前,太原市共有影剧院8座,其中7座设在境内。

  新中国建立后,南城区设立了文化事业管理机构。境内驻有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厅、省新闻出版局及下属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单位60多个,艺术人才荟萃,成果累累,推动了辖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K》的精神续作来了都市战斗帅气小哥哥看完后爱了!   下一篇:扑克牌上的4个K分别是谁扑克牌上的4个K分别代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