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
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663

  近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现场迎来了多位中央和地方媒体记者。他们架着摄影摄像器材,围着铁路工作人员问前问后,闪光灯此起彼伏地亮着,快门声接连不断。

  中国城市报记者通过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是京唐城际铁路的起点站。而京唐城际铁路和京滨城际铁路一样,都是京津冀城际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交通支撑。

  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苑春刚向现场媒体介绍雄商、雄忻、津潍高铁建设情况时表示,这3条高铁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轨道交通网,对助力雄安新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1月30日开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预计将于2024年12月底完工,为何其在施工建设期间就受到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

  通过对多位铁路从业人员的采访,中国城市报记者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西起北运河东岸,东至六环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北起京哈铁路南侧路,南至杨坨中路、杨坨一街。规划之初,工程即按照“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原则推进实施,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一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集成2条城际铁路、3条地铁线小时京津冀都市圈交通覆盖,即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30分钟到达京津冀核心区的交通高效衔接。

  综合目前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可见,铁路部门期望通过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对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东部区域的交通辐射能力,进一步发挥城市副中心的交通枢纽门户作用,完善北京市客运枢纽格局。

  资料显示,京唐城际铁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终至河北省唐山市既有唐山站,途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宝坻区、河北省唐山市。京唐城际铁路是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路,经通燕联络线与京哈线衔接,经唐滦联络线与津秦高铁衔接,是以城际客流为主、同时承担部分中长途跨线客流运输功能的高速铁路。

  京滨城际铁路起自京唐城际铁路宝坻站,新建线路向南经天津宝坻区、武清区、北辰区、东丽区、滨海新区,引入既有滨海西站。

  目前,这两条城际铁路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线路开通运行后,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区域及全国路网布局,对京津冀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起到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坐落于天津市北部宝坻区的宝坻站,由于在京唐、京滨两条城际铁路中均为重要节点而被媒体频频提及。该站站长姜达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宝坻站既是进出天津的北大门,也是天津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中心。

  “最重要的是,宝坻站辐射商圈有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国家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津侨小镇等。”姜达说,“宝坻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林亭口王家大院、宝坻大觉寺、广济寺、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晶宝温泉农庄、帝景温泉度假村等。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高铁带来的交通便利,宝坻站能更大限度地拉动区内人员流动,进而推助经济效益提升。”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及雄商、雄忻、津潍高铁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推动“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推动我国从交通大国阔步迈向交通强国。

  实际上,早在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并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就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启动一批重点项目。

  据铁路部门公开的资料可见,国铁集团会同京津冀三省市党委、政府,在推进京津冀地区铁路建设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陆续建成投产了京张高铁、京沈高铁、京雄城际、崇礼铁路、北京丰台站、雄安站等项目。

  多个与京津冀铁路网相关联的重要项目同步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体现了铁路部门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聚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扎实推进区域铁路规划建设,努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决心和信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京津冀三省市铁路营业里程达10848公里,其中高铁2369公里,实现铁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覆盖,高铁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市。

  对于铁路部门科学谋划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络布局的举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三方面的有力支撑:

  首先是能够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现代化铁路网络。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及客货运输发展,科学谋划京津冀地区铁路网布局,逐步形成以京津轴、京雄(石)轴、京唐轴、津雄轴为骨架,衔接太原、郑州、商丘、济南、潍坊、秦皇岛、沈阳、呼和浩特8个方向的“四轴、八放射”路网布局。

  其次是有序疏解北京枢纽跨区域中转客货流。规划北京枢纽客运环线,强化枢纽内客运线路互联互通,完善京津冀地区动车组设施配套,提高枢纽保障能力。充分利用既有铁路,有序推进枢纽货运环线建设,逐步疏解弱化北京货运中转功能,实现各方向货流在北京外围快速通过。

  最后是加快构建“外集内配”的城市绿色物流体系。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要求,有序推动北京城区大红门、顺义、三家店等既有铁路货场转型升级为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外集内配”城市智慧绿色物流配送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在推动京津冀铁路建设与发展方面成绩显著;对于广大居民游客而言,高铁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是常态化体验。

  北京企业家冀先生长期在天津做生意,刚开始他一直是开车往返京津两地,通勤时间较长。2012年京津城际发行银通卡后,他开始选择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出行,至今已有10年。

  现在,冀先生每周往返一次京津,单程通勤1小时25分钟,“高铁+地铁”无缝衔接。“平时在北京驾车外出活动耗费1个多小时很正常,而如今跨越城市通勤也就这个时间。”他笑道。

  在同冀先生般常年通勤京津两地的旅客看来,旅途时间短、精力耗费少,再加上乘务人员的热情服务,通勤幸福感自然直线提升。

  此外,京津城际还开拓了冀先生的生意版图。“因为离得近,我才选择来天津开店。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10年间,我从原来的一家店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家店。”冀先生说。

  据介绍,有一次冀先生在天津招待客户,结束后时间已经很晚,而他还要返回北京。靠着铁路推出的银通卡服务,冀先生精准卡着时段进站,在晚上10点50分上了最后一班城际回北京。谈到这,冀先生直言做生意晚了也不用担心回不了家,心中满是安全感。

  乘坐京津城际这么多年,冀先生感叹时间一长,经常会在车上遇到一些熟面孔,比如城际列车长侯雨侠。“每当看到侯列车长及乘务人员在车上向旅客嘘寒问暖,忙前忙后,维护车厢秩序、整理行李物品,把车厢打理得井井有条时,我就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10年时间,不少旅客也如冀先生一样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找到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也应验了铁路部门提出的“优质服务让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美好”的承诺,为“轨道上的京津冀”增添更多温馨。




上一篇:美元指数13日显著下跌   下一篇:世界中医药日活动亮相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