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中关村,匯聚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国已备案上线的117款“大模型”中佔据47席﹔上海嘉定,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车工厂建成投產,赛道切换,稳步转型﹔内蒙古鄂尔多斯,“沙戈荒”地区千万千瓦级风光基地紧张建设,将源源不断送出绿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產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產力体制机制”。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產力,就能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生產力,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產力,尤其要发展“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產力”的新质生產力。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220多种工业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歷程,生產力水平大幅提升。
从神舟飞船冲破云霄、C919大飞机翱翔长空,到新能源汽车、鋰电池、光伏產品“扬帆出海”,再到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总体看,新质生產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為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信心和底气。
向外看,“地球村”裡“创新竞赛”如火如荼。一方面,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產业变革加速演进,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為各国发展带来难得歷史机遇,也带来更大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其他发展中国家竞相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原有的国际產业分工格局正在打破,倒逼我们突破旧格局、塑造新优势。总体看,全球创新版图在重构,全球经济结构在重塑,唯有抢佔创新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向内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產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於人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唯有发展“创新起主导作用”的新质生產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產力发展路径,才能在生產力水平上实现更大突破,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於挑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產力,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今天的中国,技术创新一日千裡。依托元宇宙技术,人们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就能身临其境进入“虚幻”世界﹔人形机器人通用化、智能化加速,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让量子计算机运行效率大為提升……一项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相继突破。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為2.64%,比2012年提高0.73个百分点,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今天的中国,產业升级步履鏗鏘。首台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下线、第二艘国產大型邮轮开始总装搭载、C919大型客机累计交付7架,“大国重器”频频“上新”,“世界工厂”迈向高端。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移动通信网络和光纤网络,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智造”展露新姿。累计培育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產业链,绿色转型扎实推进。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產业和產业链上,实体经济“个子”更大、“体形”更好、“体魄”更强。
积极进取,担当作為。因地制宜发展以科技创新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產力,统筹推进传统產业升级、新兴產业壮大、未来產业培育,中国将实现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為主的转变,收获更强劲的经济动能、更强大的发展韧性。
创造全球可再生能源“最大增长”。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大关,达到14.5亿千瓦,佔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歷史性超越火电。
歷史性的超越中,有能源转型的决心,也有“切换赛道”的耐心。“不能把手裡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中国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把能源转型的着力点首先放在培育壮大新能源產业上。核电技术越发成熟,风电光伏发电规模扩大、经济性不断提升……新能源蒸蒸日上,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序下降,能源转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稳步向前。
能源转型如此,发展新质生產力亦然。当前,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產业蓬勃发展,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等一批未来產业方兴未艾,新的经济增长点呼之欲出。同时也要看到,新动能取代旧动能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孕育、此消彼长、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传统產业不能说是落后產业,传统產业裡面也有新质生產力,也有高科技。”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新模式还未真正确立之前,不能对改变旧动能、打破旧模式操之过急,避免出现“旧动能式微、新动能不足”的空档期。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在构建新引擎的基础上逐步淘汰落后和过剩產能,產业转型才能稳住节奏、有序推进。
江苏常州,对效益低、资源佔用大、环保隐患多的企业做“减法”,引进汽车电子、光电材料等企业,50多个村镇工业园区升级為25个特色品牌园区﹔湖北宜昌,磷化工產业一度造成环境恶化,“关改搬转治绿”,為新能源电池材料產业腾出空间……“腾笼换鸟”、盘活资源,收获了更高效益,也创造了更大机遇。
坚决破除“僵尸企业”、落后產能,该淘汰的果断淘汰,该退出的彻底退出,才能真正实现市场优胜劣汰,為培育发展新动能腾挪出足够空间。
钻机、起重机、盾构机,工程机械频频问鼎“全球第一”﹔纱线来回穿梭、机器自动运转,智能化纺织车间提质增效……传统產业在制造业中佔比超过80%,它的“阴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冷暖”。传统產业持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為我国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夯实了基本盘。
制造C919大飞机机翼、机身、尾翼等部件,离不开纺织业提供的树脂基復合材料,轻质高强、耐腐蚀﹔嫦娥五号登月时携带的五星红旗,其材料来自煤化工產业孕育的高性能芳纶纤维……一项项脱胎於传统產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助力新兴產业和未来產业发展壮大。黑灯工厂、无人矿山、智慧码头,传统產业的广阔应用场景,為新兴產业和未来產业创造着宝贵机遇。
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既稳住“基本盘”,又发力“高精尖”,把握好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的时度效,新质生產力发展将更加蹄疾步稳,动能转换、结构升级将更加有力有序。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稟赋、產业基础、科研条件不尽相同。发展新质生產力,没有统一模板、标准答案,必须立足实际、精准发力、科学施策,“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求真务实,就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既“从全局谋划一域”又“以一域服务全局”。
海南岛,碧海茫茫,光热充足,依托独特的温度、纬度和深度,现代种业、航天產业、海洋经济三大未来產业加快成长。
杭州湾,科教资源丰富,手握1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建1家国家实验室、2个大科学装置,杭州大力发展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五大產业。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科创高地、工业基地到物流枢纽、能源重镇,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不同。打好“特色牌”,多用“土办法”,走好“差异路”,不求“大而全”,在适合的土壤裡培育產业的“种子”,才能化优势為胜势、让產业大树茁壮成长。
拒绝攀大、求全,而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河北主动对接京津两地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资源,深化拓展“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去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10亿元,是2014年的12倍。
不见浓烟飘散,隻见生產车间智能高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铁合金產业焕发新机,工艺装备、环保能效等水平全国领先,產量佔全国近三成。2020年前后,当地铁合金產业一度因环保、能耗等问题面临“生死抉择”。淘汰退出一批、技改升级一批、延链补强一批,带来產业可喜变化:企业数量由96家减至43家,產能退出134万吨,利润却翻了近4倍。
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新质生產力,不能脱离实际盲目发展,把大量资源投到自身并无核心竞争力的领域,甚至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復建设,而要承认客观差异、遵循发展规律、理性作出决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作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人力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发展新兴產业、未来產业基础较好,应发挥优势、先行一步。一些传统產业集聚的地区则须注重利用科技赋能產业升级,不搞简单的“弃旧迎新”。全国“一盘棋”,共谱“协奏曲”,我们就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战略主动。
求真务实,因地制宜。各地区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推动生產力变革在良性轨道上稳步向前。
武汉“光谷”,研发者也是创业者,实验室连着生產线,“一束光”造就5000亿元规模的產业集群。
合肥“声谷”,科研优势“先声夺人”,新兴產业“声声不息”,2000多家企业精耕细作智能语音產业,年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產力的显着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发展新质生產力,适应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等的新变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產力更相适应的生產关系。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楼上楼下,成果转化”,江苏苏州光电技术研究院一栋楼裡就能实现成果研发“从0到1”、成果转化“从1到N”﹔创设12个联合培养实验班,与汽车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平台,重庆大学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职称评定不再“唯学歷”,大专学歷的山东农科院花生专家崔凤高评上了研究员……这些年,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稳步提升。
创新呼唤开放,合作方能共赢。今年4月,“中国天眼”开放2024全球观测申请,15个国家的科学家主动报名﹔在深圳,苹果、西门子能源等外资企业加速布局高能级研发中心,从“在华生產”转向“在华研发”……这些年,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国际合作正成為科技创新的“加速器”。
发展新质生產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改革隻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围绕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為特征的生產力,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產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產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產要素向发展新质生產力集聚。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突破体制机制藩篱、调整完善生產关系,将助力新质生產力在中华大地上加快成长。
改革攻坚,一路向前。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產力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推动產业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產力,必将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开辟广阔前景。
一条条生產线上,机械手上下翻飞﹔一台台带有编码和名字的智能小车聪明地避开所有障碍,将物料精准地送至下一条產线…… 立秋刚过,位於河北石家庄的石家庄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家庄晶澳”)到处一片忙碌景象。目前,石家庄晶澳以打造世界“灯塔工厂”為目标,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持续技术创新,不断优化大尺寸高效n型晶硅电池技术,已将量產电池转换效率提高到26.5%,处於业内领先水平。…
人民网唐山8月9日电 (记者王红)“夺冠了!”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5时,在巴黎奥运会拳击女子54公斤级的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常园发挥出色,以5:0战胜土耳其队选手阿克巴斯,夺得金牌。这是女子拳击在2012年成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中国选手获得的首枚金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