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行业格局从多点开花到赢者通吃!
时间:2025-04-09  浏览次数:663

  今天车企自研阵营不断扩大,除了蔚小理、小米、零跑等新势力,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长城等传统车企也加码投入,搭建出一套自研体系。

  据佐思汽研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Momenta在城市NOA供应链市场占比60%,华为HI模式占比近30%,其他企业总共占比约10%。

  没错,今天智驾自研不再是蔚小理、小米、零跑等新势力专属,传统车企们早已按耐不住,亟需通过自研智驾构筑起新的护城河。

  如今,比亚迪(天神之眼)、长安(北斗天枢)、吉利(千里浩瀚)、奇瑞(猎鹰智驾)、长城(咖啡智驾)等传统企业纷纷调整成「全民智驾」作战姿态,从低阶、中阶到高阶,包括L3级自动驾驶,都备好了子弹。

  只不过,传统汽车集团因其体量庞大,「大象转身」并不容易,何况智驾开发没有银子弹,短期内无法一蹴而就。

  长安选择华为,其自研天枢智驾上车启源Q07、深蓝S05等车型,而阿维塔07、深蓝S09则搭载的华为乾崑ADS智驾方案。

  比亚迪选择Momenta,在天神之眼C覆盖海洋王朝系列之外,天神之眼B、天神之眼A均与Momenta有合作,应用于腾势、仰望等中高端车型上。

  这像是出于一种慕强心理,即在智驾下半场,想要让智驾水平快速触达天花板,最高效的办法就是直接与「天花板」合作。

  技术领先。从无图路线到端到端模型,两者总是站在前沿技术风口上,并在2024年率先达成「全国都好开」的成就;

  量产经验丰富。从高速NOA到城市NOA,再到车位到车位,两者都领跑行业量产进程,为车企提供全场景适应、高频迭代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华为是一种树状图,其合作模式分为三种,智选车模式、零部件模式与HI模式。其中智选车模式作为主干,华为以供应商的身份掌握主导权与话语权,深度参与整车定义、产品设计、渠道销售各环节中,目前华为已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合作绑定,形成「四界」矩阵。

  零部件模式则是最常见的供应商合作模式,由华为向各车企提供诸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电机、网关等零部件。

  而HI模式对应的,是华为以一种技术输出的方式,提供软硬一体全栈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目前深蓝、方程豹均基于该模式与华为建立合作关系。

  此外,在 HI 模式基础上,华为还延展出了 HI PLUS 模式,该模式介于智选车模式与 HI 模式之间,即在车企保留主导权后,华为更进一步,深度参与到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开发及营销工作中。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智驾也开始延伸至传统豪华车企的腹地,奥迪正计划将华为乾崑ADS智驾系统引入其PPC(高级燃油车平台)和PPE(高级纯电动平台)平台,提升旗下车型的智能化水平。

  Momenta则是一种网状图,其通过一套架构、一套算法以及海量数据,打造出一张「平台化解决方案」的大网,将各类车企及车型都囊括进去,目前其合作车企包括:

  最新数据是,Momenta已经与全球超15家车企或Tier1建立合作关系,智驾方案已定点超100款车型。

  至此,车企自研、华为、Momenta三力共存下,智驾行业基本形成了「三分天下」版图,在恒者恒强的发展态势下,短期内基本难以撼动。

  但对于二者竞争,Momenta创始人曹旭东认为,彼此在技术、产品上是良性竞赛,「争」的东西不多,「竞」的东西更多。

  在方案交付上,华为基于软硬件一体化的全栈自研能力,给到车企的是一个打包好的「智驾全家桶」,除了智驾算法,还有华为MDC计算平台、激光雷达等硬件设施。

  如果基于鸿蒙智选车模式,这一「全家桶」将会囊括全套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驾控、软件定义汽车等各部分。

  而Momenta则只提供智驾的「核心配方」——软件方案,但这一配方可以适配于各类「菜系」,即满足各车企及车型要求,与多种传感器、计算平台(英伟达、高通等)、操作系统等软硬设施都能配合落地。

  Momenta在数据驱动战略下,进入AD算法5.0时代,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将感知、规划模块全部整合到一起,形成一段式端到端。

  此外,Momenta还深度模仿人类大脑的学习与记忆机制,首创了「长短期记忆模式」数据训练架构。

  具体而言,车辆行驶时「短期记忆」实时采集、快速训练验证传感器数据及算法,筛选出的优质部分积累至「长期记忆」构成端到端大模型。

  系统在面对复杂场景,如车辆拥堵、行人横穿时,能凭借「长期记忆」中的经验做出类人化的合理决策。

  即「短期记忆」先对数据和算法进行验证,避免了直接在大规模、高成本的端到端大模型训练中频繁试错。

  在华为乾崑智驾守住20万级的价格底线时,Momenta吃到了下沉市场的红利,把高阶智驾方案量产到15万级的丰田铂智3X上。

  面对不同车型,Momenta方案可以做到快速交付并配合落地。理想状况下,3-6个时间,其智驾方案就可以在一个新车型上完成适配。

  所以,当华为这条鲶鱼,依托强大的品牌势能闯入智驾市场时,Momenta却在各车企的供应链上「刷脸」得更频繁了。

  由此可见,Momenta并非是仅次于华为的第二选择。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壁垒以及丰富的量产经验,它成为了众多车企,尤其是国际车企眼中的最优解。

  曹旭东表示,Momenta是行业里线的智驾企业,是唯一一家有多车型、多个不同芯片平台,多个不同传感器平台的高阶智驾量产交付企业。

  在诸多供应商仍为缺少爆款项目、亏损持续走高而发愁时,华为车BU拿出了263亿元的营收成绩,跨越盈利拐点。

  Momenta则是密集出现在新车发布会的合作名单上,如东风日产N7、广汽丰田铂智3X等,成为了不缺量产项目的智驾企业。

  过去几年,智驾很火但智驾企业赚不到钱的奇怪现象,未来大概率演变成,智驾很火只有头部智驾企业能赚到钱。

  曹旭东表示,智驾越往后走,云端算力越占大头,2027年Momenta将有数十亿元用于算力投入。

  华为车 BU CEO 靳玉志表示,2025 年,华为计划仅在训练算力这一项投入就超过 40 亿元。

  而车企对于数据往往持谨慎态度,尤其开辟自研通道后,在是否愿意与供应商共享数据资产上,车企掌握绝对主动权。

  华为依托鸿蒙智行,可以自建丰富数据池,由此保障智驾系统每天学习3500万公里路程,模型每5天迭代一次。

  Momenta早期就定下数据飞轮的研发基调,开始长期的数据积累,目前在中国、日本和欧洲部署了300多辆研发车以供数据采集、测试,以及几十万辆量产车的数据回流,垒高数据规模。

  并且,由于国内道路数据普遍复杂于欧洲、日本等地,使得智驾大模型在国外地区落地更容易,这也让Momenta在智驾出海上建立快速适配的优势。

  但一旦进去,就意味着掌握了先发优势,可以通过更多量产经验继续强化性能,而其它被拒之门外的玩家已经没有了入局机会。

  总之,在L2+这个时间节点,智驾切换到困难模式,不仅消耗资源,更需要经验,这使得赢家永远坐在牌桌上,而难以补齐差距的弱者会接连出局。

  在淘汰赛愈演愈烈后,高阶智驾的竞争逐步演变为技术、规模与生态的多维博弈。车企的自研路径成为一种主动或必要选择,而华为、Momenta等头部玩家继续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延续增长势头。

  前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负责人李震宇已离职,其头衔更新为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CEO助理。2023年11月,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云鹏接任IDG负责人,并晋升为集团副总裁,直接向CEO汇报

  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日益稳固,对造车友商和汽车零部件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系统,此举将高阶智驾的主战场从20万元级别降至10万元级别。王传福表示,高阶智驾将成为未来的标配

  当地时间2月19日播出的播客节目中,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表示,“超大规模AI不会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开源模式将制衡闭源

  是什么样的智驾让王石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没错,就是传祺向往S7。昨日,S7在广州市区进行了智驾直播测试,王石现身现场体验S7智驾能力后,再次坚定了要成为S7首任车主的决定,并透露在准备三登珠峰的计划,这次想要开中国智驾车去!体验下来,S7最打...

  2月10日,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宣布全民智驾战略。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全面落地,全系车型标配高阶智驾技术,覆盖7万级至20万级市场。首批上市的21款车型采用“5R12V12U传感器方案”,实现“加量不加价”

  2月24日,有消息称特斯拉FSD即将进入中国市场。次日上午,特斯拉资讯公布了2024.45.32.12版本软件更新的消息,并已开始分批次推送




上一篇:车评台9万元畅享高阶智驾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让你也有专职司机   下一篇:南昌:以水为脉还景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