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碰撞测试C-IASI助推汽车行业良性发展
时间:2020-01-09  浏览次数:663

  业内观点认为,C-IASI的测试结果,让这些品牌蒙尘受损的,并不只是“为什么你们能干得那么差”,而是“为什么中国版本是差的”。

  2019年12月23日,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最新一批车型的碰撞测试结果出炉,测试结果中表现最差的明星车型彻底陷入舆论漩涡。

  而早在2018年,尚不为大众熟知的C-IASI,对首批12款车型悄然测试。由于参照并采用全球最严格的安全评级碰撞标准,致使过往很多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中荣获五星评价的优等生“铩羽而归”,测试结果一经公布,便在中国汽车行业中激起千层浪。

  汽车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是在过去,国内消费者想要了解一款车型的安全与否,往往没看起来那么容易。因此,由一个专业、公正、权威的第三方制定一个行业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当前,国内消费者若想要的获知某款国内在售车型的安全,主要获取的渠道,分别是在2006年成立的C-NCAP和2018年才发布第一批车型碰撞成绩的C-IASI两家机构。

  车辆工程学专家白津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负责对车辆进行各项碰撞测试,从而得出车辆相关的安全数据,以提供厂商和消费者参考。虽双方然职责类似,但具体的测试内容以及评判标准却存在不少差异,消费者在考量车辆安全性时也难免会把两者拿来作对比。

  其中,C-NCAP参照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标准,分为五项内容对车辆安全性进行测试,综合评定后得出碰撞安全成绩,并以星级进行打分。从5+级、5级、4级、3级、2级到1级,星级越多安全性越高。

  在驰骋中国市场十余年中, C-NCAP星级曾是衡量国内汽车安全最重要的风向标。而白津晖却认为,车企们经过长时间的考试,已经能够非常老道的针对测试“专项”进行提升。即使近些年C-NCAP的测试标准也越趋严格,但总体上说还是在迁就国产家用车的安全水平,难度系数在和国内大多车企的标准做匹配。

  相关数据显示,C-NCAP实施初期,获得5星安全评价的车型比例仅为8.3%,到了2015年当时改版后的C-NCAP规则实施半年后,5星车占比达到56.3%; 2017年,5星车占比继续提升至75%。

  节节攀升的通过率,让太多的车型可以拿到五星成绩,这不仅失去了拉开车型安全差距的意义,反而成为车厂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C-IASI因建立时间短、测试标准严苛,出道未及两年,就让一众C-NCAP“五星”车型纷纷折戟。

  据白津晖介绍,C-IASI的测试标准与一向以严格著称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简称“IIHS”)基本一致。均采用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四个等级来评价车辆的整体安全性和维修成本。测试内容分为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指数、车内成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在最为重要的车内成员安全测试项目上,则又分为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座椅/头枕测试几项指标。

  自2018年第一批测试结果以来,C-IASI共发布41款车型评测, 许多备受消费者关注与喜爱的车型的表现却令人不是很满意。

  C-IASI犹如一座火热的炼金炉,让车企在更为严苛的测试中被重新历练。白津晖指出,C-IASI用各种方式“刁难”车企,掀开更多的遮羞布,倒逼它们优化产品的主、被动安全性的背后,具有深层次原因。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必然带来事故出险率的攀升。保险业从业人者吴维崎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车辆的安全性越差、维修费用越高,意味着一旦发生意外,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也会越多。相反如果能出具一些标准,督促厂商把车子设计得更安全,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伤亡,那保险的赔付金额就相应越少。

  据2019保险业半年度报告(财险篇)数据显示,2019年16月,财产险公司累计实现车险保费收入3966亿元,占中国全部财险收入的59.14%,比例将近六成。

  吴维崎表示,C-IASI就是为了明晰车辆在碰撞之后的维修费用,从而制定相关的保险收费标准,整个碰撞测试的参与者与主机厂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反倒是保险相关的协会和企业占了主导,立场与消费者保持一致。正因如此,自2018年9月,C-IASI公布首批测试车型的测评结果以来,几乎每一次的放榜都会引来消费者极大的关注,并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信息点。

  国人喜爱的车型在C-IASI的测试下屡屡表现不佳,造成了消费者对车企的质疑。业内观点认为,C-IASI的测试结果,让这些品牌蒙尘受损的,并不只是“为什么你们能干得那么差”,而是“为什么中国版本是差的”。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近3成中国消费者在购买乘用车的过程中,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内外有别的歧视,而持此类观点的群体大多数为85后。90后小高向记者坦言,这比买一部真正的烂车更让人难以接受。车企做不到,是能力问题,勉强不来;而不去做,或者存在歧视地做,这就是可恶的态度问题,极大的动摇了他对这些品牌的固有印象。

  归根结底,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车,厂商就造什么样的车。中国汽车市场可以说是近20年来全球竞争最激烈、最残酷的市场,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下,成本花在哪里会更受消费者青睐,各个厂商理解是不同的。

  追求大屏,追求更好的座椅皮质,要求一台车的零百加速成绩,这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已经开始喧宾夺主。原本应该花在车体结构设计或车身材料强度上的成本被削减,换来了增配,或是车价的降低。厂商似乎已经忘了,一台车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安全。据业内人士披露,部分车企在开发车辆的时候,有些安全性能是参照C-NCAP的检测项目来做命题作文的,至于中保研的碰撞标准则没有被考虑在内,也就没有专门的应对措施。

  行业分析师李姝钰表示,若仅以一个车型的表现去给一整个品牌下定论,太过笼统也不严谨。但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俨然已是全球一线市场,不仅在规模上,还有产品评价体系的专业性和透明度,都越来越向国际高标准看齐。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中国的汽车市场值得拥有高标准产品。李姝钰强调,各大企业,应该将安全、环保、配置等最高标准的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这不只是商业规划,更是商业智慧。作为企业,不应该只看到中国市场的机会,更应该明白这个市场的规则,中国客户很重感情,若仍持续以低于全球任何地方的标准来区别对待中国市场,必然会消费长期以来积累的品牌美誉度,并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上一篇:凯伦宾威房车C型自行式 宇通房车年终价   下一篇:华科创智获大湾区基金1亿元C轮融资 将深入扩大银纳米线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