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时间:2023-05-12  浏览次数:66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表现出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信仰之美、理想之光、真理之力。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厅内,有一件刘胡兰牺牲时反动派使用的铡刀和一座刘胡兰雕塑作品,铡刀长103.5cm,木制底座长112cm,刀身已经生锈,刀刃也已卷口,它本身是一件农村常见用来切割草料的农具,但凶残的反动派意图以残忍的手段震慑革命群众,用它夺去了刘胡兰年轻的生命。铡刀旁是着名雕塑家王朝闻创作的刘胡兰铜像,塑像与铡刀还原了刘胡兰牺牲前大义凛然的场景,每天都引得观众驻足观看,无不深受感动。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1942年刘胡兰参加抗日救国儿童团,1945年参加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同年6月,刘胡兰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时年14岁。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阎锡山趁解放军转移山西西部作战之机扫荡了文水县的平川地区,当地的地主武装“奋斗复仇自卫队”也乘机猖狂反扑,文水地区形势恶化。这时,县委要求干部分批转移上山。但刘胡兰坚决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借解放区兵力调配之机,所属军队会同当地的地主恶霸和“复仇队”偷袭了刘胡兰所在的云周西村。敌人用农村铡草用的铡刀对群众进行威胁,并残忍杀害了手无寸铁的6名民兵和干部家属。面对凶恶的敌人,刘胡兰坚定地走到铡刀前,从容地躺在洒满烈士鲜血的冰冷的铡刀上,英勇就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刘胡兰就这样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仅15岁的生命。1947年2月,《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刘胡兰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当时一二〇师“战斗剧社”以刘胡兰烈士的光辉事迹为题材,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即创作了歌剧《刘胡兰》,每场演出都给观众很大教育。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等烈士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解放太原后,杀害刘胡兰等烈士的凶手之一张全宝被俘,但他深知自己罪恶深重,化名张生昊来隐瞒杀害烈士的罪恶行径,次年被释放回到了运城老家。但因现行反革命罪被判死刑的在押犯人王连成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感化下,检举出张全宝化名躲藏在运城的线日,运城县公安局将张全宝逮捕。在威严的法庭上,张全宝承认了自己杀害刘胡兰等7位烈士的罪行。后王连成因检举揭发张全宝立功,被法院判决免去死刑,改判为有期徒刑3年。后经复查属错捕,予以平反,无罪释放。

  新中国成立后,应中国革命博物馆邀请,雕塑家王朝闻创作刘胡兰烈士铜像,然而刘胡兰烈士生前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照片。因此王朝闻在塑造刘胡兰的形象时,参考了山西农家姑娘脸型圆润的容貌特征,用一个挺胸而欲向前移步的人物形象来凸显英雄就义前大义凛然的气节。1957年1月12日,刘胡兰牺牲十周年之际,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修建了刘胡兰烈士陵园。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后更名为刘胡兰村,成为向全国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厅内,刘胡兰铜像和被害时反动派使用的铡刀组合陈列,刘胡兰铜像紧握双拳、紧闭双唇眼神刚毅,身后的铡刀冷冰冰地陈列在展柜中。这样一幅场景不仅勾勒出人物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内心状态,也无形之中把当时刘胡兰所面对敌人的环境和现场肃穆的气氛渲染出来。不仅突出了刘胡兰为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复兴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所需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供稿)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上一篇:“光热之都”青海德令哈市市长:新能源建设需多能互补以实现“近零碳”   下一篇:生个孩子还要排队中国女性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