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人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时间:2025-04-15  浏览次数:663

  “敛巧饭”风俗自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便已兴起,世代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之一。每年正月十六前夕,村里少女便会到各家敛收粮食、蔬菜。待正月十六这天,由妇女将其做熟,全村共食。其间,在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之者,便证其乞到巧艺及财运。

  “敛巧饭”民俗文化活动自2006年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在2008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市民体验生动民俗的盛会。“敛巧饭”不仅是一项由来已久的民俗活动,也是当地人一种思想意识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这一风俗对于研究地域历史、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内容,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次靳洪安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不仅是对其个人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怀柔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肯定。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护机制,积极开展非遗项目挖掘、整理、申报和传承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目前,我区已拥有国家级、市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非遗保护体系。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支持和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展更多的传承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将非遗的传播力转化为传承力   下一篇:秀峰区创新“三链融合”模式推动非遗餐饮成为民族团结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