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基吉林奏响强企强链强县协同曲
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663

  近年来,吉林省出台《关于推进“吉字号”特色品牌建设的若干举措》《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三年行动计划》《市场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三大行动为实践路径,用实打实的质量成果为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吉林制定《领军企业培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从“育、立、兴、活、护”五个维度精准发力。“领军育企”,中国一汽入选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国领军企业培育名单。累计培育首席质量官4800名,4个首席质量官典型案例入编全国案例。“服务立企”,聚焦重点产业链,制定发布各类标准10余项,形成检测数据300余份,惠及企业8000余户。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站,全省累计投入经费1.5亿余元,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7000余个。“品牌兴企”,打造“吉致吉品”区域品牌,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第三方机构认证的高端品牌体系。“融资活企”,组织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吉林银行等金融机构,与100余户企业开展质量融资对接活动,推动专利质押融资规模达20亿元。“监管护企”,深化推行“五段式”服务型执法模式。指导全省系统全面推进包容审慎文明执法。今年以来,全省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案件934件,减免罚金7917.6万元。

  以质量提升破解产业链瓶颈。吉林省市场监管厅紧紧围绕吉林省打造汽车、农产品、旅游三大万亿级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等数个千亿级产业,谋划全省质量提升与标准创新攻坚行动。重点推动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联动质量强链工作制度机制,形成以市场部门为点、行业部门为线、各级政府为面的点、线、面三维协调联动工作格局。累计开展强链提升项目40余项,投入质量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2024年,吉林聚焦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质量共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投入质量专项资金500余万元,实施15个质量提升项目,共收集整理5532户企业信息83920条,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15张,形成分析报告15份,生成“一企一策”提升方案200份,研究新型产品3个,申请国家专利2项。2025年,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突出实施新能源汽车、碳纤维产业、氢能产业、未来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旅游产业六大质量强链工程,建立“基础支撑、技术赋能、联动提升”“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双层推进机制,获批市场监管总局商业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链3个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

  县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吉林建立县(区)会商机制,构建“一县一品”“县域联动”“多域互动”模式,服务打造县域试点。目前,该省20个县(市、区)入选国家质量强县培育库,5个县列入2025年度百城质量提升活动,2个县列入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创新试点,形成多方参与的建设氛围。公主岭市建立“企业自检+第三方检测+政府抽检”三级检测体系,通过欧盟242项农残检测,建立全流程可追溯体系。构建“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电商平台”体系,开发50余款玉米产品,远销24国。抚松县聚焦人参产业,打造“抚松人参”品牌,实施37项团体标准,吸引23家企业163种产品加盟,涵盖五大类600多种产品,形成县域特色发展样板。




上一篇:有助于进一步稳定预期   下一篇:关于蛊(ɡǔ)浩(hào)簇(cù)摇(yáo)网友会怎么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