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航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尤以“A(空军领导)、B(国际接轨)、C(大飞机)”三大事件为突出标志。
A(Air Force),从空军指导到军转民。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1980年3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民航总局不再由空军代管的通知》,从3月15日起,民航总局不再由空军代管,归属国务院直接领导。此时的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管理民航事业的行政机构,又是直接经营航空运输业务的全国性企业,实现了“军转民”,并于1987年实施政企分开、机场与航空公司分设。
B(飞机编号以B开头),走向国际。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1月,成为国际民航组织成员。1974年6月,国际民航组织确定将“B”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飞机国籍标志。至于为啥不以“C”开头,主要是被加拿大抢注了。
C(大飞机C919),开启自主研制新篇章。C919的定名不仅体现了中国(China)特色,还蕴藏着与空客(Airbus)、波音(Boeing)形成“ABC”三足鼎力格局的期待。2007年,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并于2008年5月成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实施主体。2010年,中国商飞正式向中国民航局提出C919大型客机型号合格证(TC)申请,并于2022年9月29日取得型号合格证、11月29日获颁生产许可证(PC),从设计研制阶段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2022年12月9日,中国民航局向中国东航颁发单机适航证(AC),全球首架C919交付给中国东航。2023年5月28日,C919正式开启商业运营。
下一步,C919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加速国际化进程,推进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两大国际权威适航取证;二是加速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尤其是发动机(CJ1000)。
A(军转民)、B(国际化)、C(自主研制)是中国民航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通过体制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通过国际接轨,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自立自强,彰显了强大实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